小說中,張飛的“丈八蛇矛”矛頭彎曲似蛇,矛鋒如毒蛇吐芯般雙鋒并舉,煞是威風。不過,此“蛇矛”只是小說家為了給張飛增添英雄氣概的捏造之物。
像矛這樣的突刺類兵器,其殺傷力取決于刺擊時產生的壓強,矛前如有兩個尖,明顯會減小壓強,穿透力還不如單尖,況且那個分叉很容易導致矛尖折斷,裝飾性明顯大于實戰意義。不過漢代稱“丈八長矛”為稍,如《釋名·釋兵》:“矛長丈八曰稍,馬上所持。”“矟”音同“朔”,后又稱“槊”。由于“稍”和“蛇”音相近,而矛長又似蛇,故訛稱為“丈八蛇矛”。
丈八長矛有多長?漢魏的一丈八尺,約合今天的4.15米,這種長度不是夸張,兩軍對陣,雙方都挺矛前刺,矛身長的就可先刺對方。但矛也不是越長越好,要根據使用者的體力及熟練程度,太長了,單兵操作不靈活,故古代的矛一般都在3米以上。
(劉文文薦自《中年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