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駐守在伊拉克最后的一段時間里,伊拉克游擊隊面對優勢火力的美軍,采取了狙擊襲擊、安放簡易爆炸裝置等非對稱手段與美軍進行非對稱戰爭。美軍也依靠狙擊手、新戰術和新技術制衡新出現的戰場危機。
當美軍護送車隊行駛在巴格達以話80公里的哈巴尼亞的街道上時,一輛銀色帶篷貨車慢慢在路邊停靠。早就埋伏在附近屋頂上的1個美軍狙擊小組用10倍瞄準鏡緊盯著貨車,發現貨車駕駛員正在對護送車隊進行錄像,而車內的另外1人則舉起了帶瞄準鏡的步槍。美軍狙擊手立刻開槍,打死了貨車內的2名游擊隊員。這是一次成功的反狙擊行動,但事件并非如此簡單,事后調查表明:游擊隊手中拿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M40A3狙擊步槍——2005年8月被伊拉克游擊隊打死的1名美軍狙擊手所用的武器。
發生在哈巴尼亞的這次事件是伊拉克狙擊戰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自此,駐伊美軍開始從被動挨打轉入以狙擊小隊為主要反擊手段的伊拉克狙擊戰。
不對稱沖突
2003年的美伊戰爭中,偶爾能見到伊拉克軍隊的狙擊手。伊拉克主要戰事結束后,這些狙擊手脫掉軍裝并逐漸消失。到2003年末,一些薩達姆的忠實擁護者和基地組織偶爾會襲擊美軍,但并沒有形成規模。2004年,伊拉克發動的狙擊襲擊次數迅速增加,聚集在費盧杰的游擊隊有數千人,絲毫不懼美軍的圍攻。2004年11月,美軍攻陷費盧杰,事實證明,與裝備精良的美軍打陣地戰是行不通地。于是游擊隊改變了策略,從直接對抗轉變為不對稱作戰,以降低風險。采取放置汽車炸彈和簡易爆炸裝置、發動大規模的狙擊戰等新策略。
游擊隊狙擊手穿著平民的衣服、利用平民作掩護、從清真寺開槍、坐救護車溜走。他們可以隨時獲得狙擊武器,再加上有數以千計的美軍士兵作目標,打了就跑的游擊隊可以隨時隨地發動襲擊。當美軍快速反應部隊迅速趕赴現場時,游擊隊的狙擊手通常會扔掉槍支,溜進鄰居家里。美軍對這種情況也無可奈何。在這一時期,美軍的戰術顯然還沒有從正規戰爭的束縛中走出,美軍的將軍們已記不清30年前越南戰爭中后期,美軍特種部隊是如何對付越南游擊隊的了。在美軍被伊游擊隊狙擊手大量殺傷后,五角大樓終于意識到他們面臨的是一場非對稱打擊。
美軍的經驗
當游擊隊的狙擊手攻擊的次數逐漸增多后,美軍的狙擊手發起了反擊。例如,在一個夜晚,美軍狙擊手觀察到游擊隊正往一輛垃圾車里安放炸彈。當他們企圖解開引爆電線時,美軍狙擊手立刻開槍,幾名游擊隊員只得撤離。
美軍一組狙擊手在拉馬迪附近潛伏18個小時,擊斃了3名游擊隊員,成功阻止了一起安裝簡易爆炸裝置的行動;另一個狙擊小組發現在美軍一隊巡邏小隊的前方有一只動物的尸體,電線已經露出。這個狙擊小組的組長迅速發出警告,并用他的12.7毫米口徑巴雷特狙擊步槍瞄準一名游擊隊機槍手射擊,在1623米的距離上將其擊斃;在另一起事件中,美軍與隱藏在汽車里的游擊隊交火,一名美軍狙擊手迅速趕往支援,用12.7毫米狙擊步槍穿透汽車,將游擊隊員擊斃;在費盧杰,一名美軍狙擊手在13天內擊斃了32名游擊隊員。
美軍一個狙擊手小組在任務中發現2名著黑色長袍的游擊隊員正在發射120毫米迫擊炮,這2名狙擊手在960米的距離上將2名游擊隊員擊斃。另一名狙擊手創造了1148米距離上消滅敵人的紀錄。
狙擊交鋒
美軍在狙擊作戰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伊拉克游擊隊緊隨其后,發起了針對美軍狙擊手的反擊。雙方第一次交鋒在巴格達機場附近,執行警戒任務的美軍第1騎兵師的1個狙擊小組遭到游擊隊員的襲擊,這個狙擊小組的3名狙擊手在戰斗中全部受傷,這還是由于美軍狙擊手保護措施嚴密的結果。
兩個月后,在巴格達以西32公里的拉馬迪,24名游擊隊員攻占了一個美軍狙擊小組的陣地,并擊斃了4名美軍狙擊手。不久,美軍一個8人狙擊小組在拉馬迪遭到遙控炸彈襲擊,2人死亡,其他人受重傷。在巴格達西北225公里的哈迪沙,美軍2個狙擊小組遇襲后全部陣亡。連續不斷的遇襲事件使美軍狙擊小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伊拉克游擊隊的狙擊手成了美軍“最危險的敵人”。這些機動性極強的狙擊手出沒在巴格達、摩蘇爾等城市的街頭,搜尋路邊美軍的檢查點、固定安全點和位于裝甲車炮塔上的美軍士兵作為攻擊目標。開槍射擊后,他們會迅速消失在擁擠的城市中。一些游擊隊狙擊手乘坐的車輛懸掛特殊的牌照、假冒的出租車標志,里邊還有放置狙擊步槍的隔層。游擊隊對外宣布:“美軍的快速反應部隊根本抓不到我們。”
游擊隊的狙擊手在執行任務時隨身攜帶錄像機,將狙擊作戰情況制成錄像片,狙擊觀察員既負責觀察情況,又負責制作錄像片。接著,伊拉克游擊隊開始在互聯網上傳播這些錄像片,并將其送給國外的媒體。游擊隊的輿論宣傳戰給美軍士兵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在平常執行巡邏或防衛任務時,經常出現反應過度、誤傷平民的事件,使得更多的人反對美國將戰爭繼續。
針對伊拉克的形勢,美軍不對稱戰爭辦公室舉辦了一次反狙擊研討會,研究反狙擊的戰略、技術。在分析了很多伊拉克游擊隊狙擊戰的錄像后,發現游擊隊狙擊距離很少越過140米,游擊隊的大多數狙擊手都藏在車上,以擁堵的街道、十字路口等為掩護。幾乎在每一次狙擊襲擊中,在交通管制點或靠近停止車輛的美軍士兵最容易受到襲擊,這些士兵缺少能夠識別敵人狙擊手的光學裝備。美軍隨后采取了多種措施避免士兵受到狙擊襲擊,如制作狙擊手手冊分發給駐伊拉克美軍,教給他們怎樣識別、躲避和反擊游擊隊的狙擊手。并強調為駐伊美軍部隊裝備更多的光學裝備,在游擊隊狙擊手開槍前發現他們;采取正確的反狙擊戰術,不能僅依靠快速反應部隊,在遇到狙擊襲擊時能夠迅速、積極地予以反擊。
反狙擊
在伊拉克,很多美軍士兵在狙擊戰中存活下來,因為他們裝備了能夠防御7.62毫米彈藥的新式防彈衣和凱夫拉頭盔。防彈衣和頭盔使很多美軍士兵在遭到狙擊時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是產生瘀傷。在明白了游擊隊狙擊手常襲擊固定目標后,美軍再也不敢站著不動,而是學會了在執勤位置周圍不停地走動,美軍士兵還給這種躲避狙擊的方法取名為“巴格達移步”。美軍裝甲車炮塔上加裝了防彈玻璃,以保護將身體探出車外的車長。美軍基地周圍設置了混凝土路障和防狙擊襲擊的柵欄。
除了戰術上的措施,美軍還采用技術手段對付游擊隊狙擊手,例如被稱為“飛鏢”的狙擊手探測系統。車載“飛鏢”系統通過聲學傳感器將彈頭飛行時的聲音信號從環境噪聲中分離,并根據聲音信號對步槍槍口爆炸波進行定位。一旦定位后,系統會發出語音提示,例如“步槍射擊,239米,2點鐘方向”。到2007年,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約8000套“飛鏢”系統。
美軍還加強了伊拉克戰場上的狙擊手力量,擴充了狙擊手學校的規模,安排經驗豐富的狙擊手擔任教官。數千支M14步槍從倉庫重返戰場,加裝了光學瞄準鏡,供步兵排指定射手使用。即使在步兵班一級,美軍也增加了班指定射手,裝備了經過專門改進的M16步槍及光學瞄具。美軍士兵在進入伊拉克之前要接受反狙擊訓練,即將部署到伊拉克的狙擊手要接受短期的射擊培訓。
數以千計的狙擊手被部署到伊拉克支援美軍作戰,同時補充了大量的帶瞄準鏡的步槍。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美軍對狙擊手訓練的重視以及狙擊器材的充足,一些狙擊手在超出狙擊步槍有效射程之外還能擊斃游擊隊狙擊手。例如,美軍的1名狙擊手創造了用發射7.62×51毫米北約標準彈消滅敵人的最遠紀錄
1257米。他所在的10人狙擊小組總共擊中了276名敵人,其中,他本人擊中了至少50人。
除了美軍狙擊手,美軍普通步兵在對抗游擊隊狙擊手和乘坐汽車進行射擊的游擊隊員時也頗有成效。美軍的1個步兵排曾經與2名使用SVD狙擊步槍的敵人狙擊手交戰,其中1名游擊隊狙擊手被擊斃,另1名被俘虜;美軍一支警戒部隊曾消滅過游擊隊的兩個機動射擊平臺——一個是經過改裝的汽車,另一個是垃圾運送車。
除了反狙擊作戰,美軍在戰爭中首次采用了司法領域的“犯罪現場調查”的做法。2006年12月,美國陸軍在巴格達成立了一個調查機構,其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依靠科學反狙擊”。借助“犯罪現場調查”所用的一切調查工具,調查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找出敵人的狙擊手,例如研究彈頭上留下的膛線痕跡,識別武器、彈殼、車輛和彈匣上的指紋,提取煙蒂上的DNA樣本,查驗留在嫌疑人員臉上的火藥殘渣。在18個月的時間內,調查人員找到了1800多個與狙擊襲擊有關的證據,建立了150名可疑人員的身份檔案。將這些調查數據與其他情報結合起來分析就有可能識別出疑犯,再通過張貼布告,給予豐厚的懸賞,就能找到游擊隊的狙擊手。
在一次抓捕3名游擊隊狙擊手的行動中,美軍印制了100萬份傳單,由C-130運輸機在他們認為疑犯可能藏身的城市上空撒下。在撒下傳單的幾個小時內,許多伊拉克人手拿傳單跑到警察局提供消息。
正是有了調查所獲得的證據,美軍在部署到某一區域后對他們應該監視的對象一清二楚。例如,美軍在抵達薩爾曼地區時,其狙擊手認出了1名騎自行車的男子正是游擊隊狙擊手,他們在該男子發動襲擊前將其逮捕。
除了逮捕游擊隊狙擊手,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和伊拉克警察部門還調查游擊隊狙擊手的組織結柯,監視襲擊計劃的制訂者、訓練者、資金支持者和武器走私者。他們抓獲的最有價值的人員是阿里·穆薩——黎巴嫩真主黨的領導人,已經滲透到伊拉克。阿里·穆薩是一名老道的游擊戰專家,為伊拉克游擊隊提供資金和武器,并負責在伊朗進行訓練。
到2007年夏天,由于多種措施并舉,美軍的反狙擊行動達到了頂峰。游擊隊招募、訓練和武裝狙擊手的速度遠不及被擊斃和逮捕的速度。2007年,美軍統計的伊拉克游擊隊發動的狙擊襲擊次數為300次,其中10月份就達到了30次。由于美軍采取了多種反狙擊措施,到了2008年,狙擊襲擊次數降到了100次。據美軍的官方消息稱,2009年游擊隊發動的狙擊襲擊幾乎消失了。
結語
美軍在伊拉克戰場上的狙擊戰在其巨額軍費投入下,在損失了近千名士兵的性命后,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將狙擊手提高到了戰場主力的地位,在后方大規模培訓經過系統學習的狙擊手,而不是用普通士兵中的“神槍手”代替。并大量配屬給部隊專業級狙擊裝備——如加裝了瞄準鏡的M14,以及能第一時間發現游擊隊狙擊手的“飛鏢”聲探測系統。這些裝備在美軍后來的反狙擊作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是采用刑偵手段將游擊隊狙擊手從普通市民中挑出來,在他們行動前的放松時期將其輕易抓獲。這使得游擊隊“藏兵于民”的戰略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導致其產生了兵源枯竭的情況。
美軍在伊拉克反狙擊作戰中的勝利固然值得我們關注,但更應引起我們注意并反思的是,此次的伊拉克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利益集團為了爭奪自然資源和地緣政治資源發起的非正義戰爭,美軍在伊拉克人民的眼中不是解放者,而是侵略者。大多數的普通市民都利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在暗中保護游擊隊員的反美軍事行動,這也是美軍為什么難以抓捕游擊隊狙擊手的原因。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為了抓捕3名游擊隊狙擊手,美軍不僅動用了C-130運輸機,還印制了100萬張傳單,雖然最后抓住了這3名狙擊手,但美軍的作戰費用卻遠遠地超過了抓住這3名狙擊手的實際意義,這也是美軍撤出伊拉克戰場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說,美軍在伊拉克狙擊戰中取得了戰術的勝利,但在整個伊拉克戰爭中卻遭到了包含伊拉克在內大多數國家的反對,從其全球和中東戰略角度看,無疑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