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過《神筆馬良》的故事嗎?馬良用他的神筆為窮人作畫,窮人缺什么他就畫什么,畫什么就變成了什么,多么神奇的畫筆啊!或許你很羨慕,假如你有這樣一支筆,就能想什么寫什么,作文自然就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了。其實,你也有這樣一支筆,一支藏在你心里的神筆,那就是:想象!《西游記》不是想象出來的神話嗎?《哈里·波特》不是幻想出來的故事嗎?……想象,可以使你描畫出更加生動、更加形象、更加新穎的畫面、人物、事件……可以使你的作文生活充滿神奇的力量、充滿成功的喜悅。不信嗎?我們可以到課文中去體會一下想象帶來的精彩——
“活躍了一天的太陽,依舊像一個快活的孩童。它歪著紅撲撲的臉蛋,毫無倦態,瀟瀟灑灑地從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濺出無數奪目的亮點。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顏感染了,金紅一色,熱烈一片。……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飽飲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漲溢出光與彩。人們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后像跳水運動員那樣,以一個輕快、敏捷的彈跳,再以一個悄然無聲、水波不驚的優美姿勢入了水,向人們道了聲‘再見’。”這就是《三亞落日》中的精彩片段,同樣是寫落日,因為有了作者豐富而神奇的想象,太陽就成了“調皮的孩童”,成了“跳水運動員”,那落山的情景仿佛活生生地再現在我們面前,那太陽顯得那樣可愛,那三亞顯得那樣迷人。想象,就使你手中的筆有了神采,使你筆下的景物、人物有了生命的光彩!
那么,怎樣才能真正擁有這樣一支神筆呢?秘訣在八個字:合情合理、自然清新。
想象首先要合乎情理,讓人感到自然,感到可信、可近、可親。傾聽貝多芬的《月光曲》,有人聯想到了春雨中的竹林,有人聯想到了小鎮的早晨,有人聯想到了草原上的牛羊……盡管每個人聯想到的情景、事物千差萬別,但是都應該與曲子的旋律、情韻相一致,從開始時的舒緩、平靜,到后來的激昂、跌宕,始終有一個基調,合乎情節的就是自然和諧的。簡單地說,聯想、想象要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而不能憑空杜撰。“燕山雪花大如席”是一個絕妙的聯想、一個貼切的比喻;而說“廣州雪花大如席”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因為廣州根本不可能下這么大的雪!所以,想象沒有邊界,但合理的想象才具有藝術的魅力!
想象還要富有新意,讓人感到新鮮、新奇。有人說第一個把小姑娘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小姑娘比作鮮花的是庸才,而第三個這樣比喻的則是蠢材。當然,這樣新奇的想象必須出自我們自己的心里,而不能矯揉造作。面對同樣一種事物,孩子的想象和老人的想象是不同的,美國人和中國人的想象也會不盡相同,不同的生活閱歷、文化背景造成了這種差異。所以我們在練習寫作時,不要強迫自己去做與自己年齡、經歷不諧調的想象。想象應該是自然而然地發生,自然而然地發展的。比如,同樣寫雪,作家峻青是這樣聯想的:“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兒。……”雪美、句美,而吳江舜湖學校的張鵬同學是這樣寫雪的:
雪落在了樹上,就像給樹講明年春天的故事,又像在安慰樹別為失去樹葉而難過;雪落在屋頂上,給房子蓋上了一層棉花被,讓房子不受北風的侵襲;地上全是雪,就像老天爺賜給大地的賀年卡。小孩子一見到雪,臉笑得像一朵盛開的花。打雪仗時,雪又像一群頑皮的孩子,一會兒落在我們身上,衣服上就開出了一朵朵小花。
或許我們的筆調還顯得稚嫩,我們的聯想還顯得平常,但只要是我們自己的聯想和想象,那都應該是值得珍惜的,因為只有個性的才可能是具有新意的、具有創造的!而這,需要我們不斷地在練習寫作的過程中加以磨練,加以錘煉的。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一支屬于自己的神筆,自由地描畫出屬于自己的七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