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人教新課標版化學上冊課題1中講到燃燒的條件,這個知識點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最好課例之一。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學好本節課,筆者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在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所用材料及藥品
木板、飲料瓶、試管夾(兩個)、試管(兩支)、膠塞、注射器;
白磷、紅磷、氯酸鉀、二氧化錳。
二、制作方法
1 用木板訂成一個支架(如圖所示)。
2 將一飲料瓶去掉底部,按瓶口大小在位于中部的木板上打一圓孔,將瓶口套入其中,使之保持牢固,不能傾倒。
3 找一輸液管,將中部特別粗大、用來觀察滴液速度的那一管子剪去上部,在膠塞上打一小孔,讓輸液管上從中穿過,并連接在一個充滿氧氣的注射器上。
4 將膠塞塞在瓶口,使之嚴緊不能漏水。
5 在兩邊直立的木架上方各鑿一小方孔,將試管夾固定在其中。
三、使用方法
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用排水法收集一集氣瓶氧氣,并將氧氣抽入注射器中,備用。
在飲料瓶中注入開水,將一小塊白磷放人輸液管中,取兩支干燥的試管分別放入一小塊白磷和紅磷,置于開水中并固定在試管夾上。片刻后,會看到處于試管中的白磷產生大量白煙,開始燃燒起來。而處于輸液管中的白磷和試管中的紅磷卻沒有現象(不燃燒)。
Ⅰ 通過對比同時處于試管里的白磷和紅磷,所具備外部條件是一樣的(都與空氣接觸,溫度相同),為什么一個能燃燒,而另一個不能燃燒呢?通過讓學生查閱它們的著火點會發現,白磷的著火點低(40℃),紅磷的著火點高(200℃),而開水的溫度是在90℃,從而得出燃燒的一個條件:必須達到物質的著火點。
Ⅱ 再對比處于試管和輸液管中的白磷,它們同時都達到了著火點,處于輸液管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那么如果讓它與氧氣接觸,是不是在水里面也可以燃燒呢?把注射器中的氧氣推出,可以看到處于水中的白磷也燃燒起來,從而得到燃燒所需要的另一條件:必須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四、優點
1 對比性強,現象明顯,真正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
2 材料易得,制作簡單,學生自己動手也可以制作。
3 激發興趣,挑戰經驗。大家都知道“水火不相容”、“水能滅火”,而在這個實驗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后也能燃燒,對學生是一個很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