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年齡小,偏愛形象思維,樂于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學方式。為此,我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注重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以情激學
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二,受社會上金錢、世俗的誘惑,導致學生輕視思想政治課。有些政治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造成了惡性循環。
我也經歷了同樣的思想斗爭,但我終究還是堅信事在人為。
1 情感投資,以愛結情。有一次,一個校外人氣勢洶洶地從課堂上把一名學生叫了出去。我見勢頭不對,趕緊跟了出去。見那人正在打這個學生,我不顧一切地沖上去,緊緊護住學生,并據理訓斥那人,直到學校保衛人員來把他拉走。此舉贏得了學生的敬意,他們把我當成知心朋友,悄悄話愿意對我說,發生了爭論請我評判。我的話,他們愛聽,且堅信不疑。這就是“親其師,信其道”吧。
2 真情實話,以情誘學。我給初一學生上第一節課,首先在黑板上寫出“四有”兩個大字,笑問其含義。當學生們說出它的內容時,我親切地說:“同學們都應當把自己培養成‘四有’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必須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才能確立,而這恰恰是我們將要學習的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苯又?,我介紹了一些革命老前輩赴湯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跡……這堂課激發了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斷“升溫”,使同學們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
二、以情明理
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
1 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蚋甙簾崃?,或深沉凝重,或激情排比,或雨絲般描述,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如講“祖國的治亂興衰,關系個人的安危榮辱”時,我以悲憤的語調歷數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瘋狂掠奪,憤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南京30萬同胞的暴行……隨著我聲音的顫抖和拳頭的揮動,同學們個個繃緊小嘴,閃動淚花。最后,我在黑板上寫了“國恥我辱、國興我榮”八個字,讓同學們高聲朗誦。
2 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如講“為人民服務”時,我適時補充孔繁森的例子,描述他如何在大風雪天,把自己的棉大衣脫下給90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他又是如何賣血撫養兩個藏族孤兒。我還從本地本土找典型,增強學生們的親切感。
3 教具育情,形情交融。我還注意選用教具,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如講“祖國養育了世代兒女”的內容時,我掛上彩色大地圖,祖國地大物博、秀美山川、佳境名勝,一一躍然紙上。
三、以情導行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1 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我用自己的親身行動,使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2 以情啟思,明理踐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大愛,又掛出《游子吟》的詩句,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結果沒過三天,就有不少同學對我講了他們如何幫助媽媽刷鍋碗、洗衣服,給爸媽做生日卡片、幫爸爸去煤廠滿頭大汗地拉煤回家的事。
3 嚴中有情,端正學風。動之以情,不是對學生錯誤的一味遷讓,而是包含著有理有節的批評。一次,有兩個搗蛋學生在課堂上做猴相、出怪調,課后我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并耐心為他們分析危害。最后,他倆真心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實踐證明,要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情從愛來,有了濃厚的愛,才配當學生的良師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學為先,才能促使學生愛學、學會,用好思想政治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