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老師,我是打心眼兒里佩服。她可是獲過了市級“優秀教師”的稱號。但在我們的眼里,她是一位“偏心眼”的老師。
怎么會說她偏心眼呢?這件事還得從剛開學說起。
當時,徐老師教我們數學。剛開學她就定了新規矩:每位同學以前的成績如何并不重要,只看今后是否進步,前十名都將獲得優秀獎,后十名每往前跨三個名次就會有進步獎。
經徐老師這樣一說,后進生都振奮起精神來,大家學習勁頭可大了,徐老師對他們也倍加關懷。
記得在一次公開課上,徐老師一連向后進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可是沒有人能回答出來,徐老師的目光掃視著全班,我的心在“怦怦”直跳,心想徐老師一定要叫到我了,就連聽課的老師都把目光集中到我的身上。
我正想胸有成竹地站起身來回答,沒有想到徐老師的目光轉移了,竟然停留在剛才沒有回答出來的幾個后進生身上。嘿!徐老師為什么不提我?好像在她眼里,根本沒有我們這些平時受其他老師重視的佼佼者。或許那種目光是一種激勵,那種目光又是一種肯定,這些后進生終于在她的提示中回答出了問題。
下課后,我和幾個成績好的在一起談論徐老師,我帶著嫉妒的心里對同學說:“咱們的徐老師真是個偏心眼,只管他們,不管我們了……”沒想到這些話竟傳到徐老師的耳朵里,她沒有埋怨也沒有責備,對我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話:“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放才春滿園!”
徐老師的話很有道理,到了期末考試,我們班學生的數學成績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看來,我們的徐老師還真有個與眾不同的心眼呢!
(指導老師: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