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并不在于讀的數(shù)量多少,一個人一生,能認真地讀上幾本好書,比囫圇吞棗地讀上許多書要好得多。
就像人生需要時時回顧一樣,好書也是需要不斷地重讀的。好書是那種讀后能讓我們思索的書,它可以是一本故事書,可以是漫畫,可以是小說,甚至可以是工具書,一切因人而異。總之,好書就像一座礦山,里面有無盡的礦藏;好書就如一片深海,里面蘊藏著許多有待我們?nèi)ふ业恼淦妗9耪Z說“涉深水者見蛟龍,涉淺水者見泥沙”,道理和讀書極為相通。它告訴我們,對一本好書,需要我們深深地讀進去。
讀書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看書識字,它應(yīng)該是一種交流、一種領(lǐng)悟、一種超越。但要做到這些,就得多讀,仔細地咀嚼,淺嘗是不行的。讀書,就要把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讀活起來,為我所用。
清朝時候的張潮說:“少年讀書如隙中望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高臺望月。”這道出了讀書的深淺與個人的閱歷深淺是有關(guān)系的。
人生的醒悟是分階段的。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人生見解和人生感悟。而我們的所有思想都是從這些人生見解和人生感悟中得來的。所以我們說,要像時時回顧人生一樣去重讀好書。
楊訓(xùn)波,哈佛訪問學(xu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