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人公劉玉紅是名80后大學生,少女時代因為父母忙于生意對她的忽略,導致她性格叛逆,跟父母關系僵化,對經商深惡痛絕。可是在家族事業瀕臨破產之際,大學畢業的劉玉紅放棄了父母為她提供的優越生活,毅然加入企業幫父母創業。6年后,她和父母一起把家族企業打拼成為具有上億資產的名牌企業,自己也成長為一名年輕的企業家。更難能可貴的是,伴隨企業的成長,她和父母的感情也提升到一個新境界,學會了寬容和愛……
家族企業破產之時,叛逆女兒挺身而出
2003年7月,甘肅隴南一家橄欖園。在一片充滿生機的林中,徘徊著一個眉頭緊鎖的女孩——剛從蘭州大學法律系畢業的22歲劉玉紅。橄欖園里寂靜無聲,沒人理會她內心的掙扎:父母為她提供了兩種選擇,一是去留學,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她想去的國家;二是去深圳仲裁廳做一名仲裁員,過有房有車的小資生活。可此時家族企業——父母辛苦打拼多年的油橄欖公司瀕臨破產,是去是留,她難以決斷……
90年代初,為了擺脫貧困,爸爸劉元勇和媽媽李慧辦理了停薪留職手續做起了藥材生意。爸媽自從做了生意,根本無暇顧及她,劉玉紅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對父母的經商很反感。媽媽每月給劉玉紅500元的零花錢,這相當于當地一個成年人的工資。可是她一個月只買幾本閑書,剩下的錢就扔在那里,懶得花。一次,爸爸提出要檢查她的作業時,她死活不讓看她的作業本。劉玉紅恨恨地想,反正你們不愛我,我就不好好學習,看你們能怎么樣。有了這種心理,她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并且開始逃學。
為了女兒的前程,媽媽只身回到武都家中,全力照料女兒的生活。劉玉紅的叛逆情緒一點點減弱,終于考上蘭州大學法律系。
1997年爸爸回到武都,成立了油橄欖公司,又租下一片荒無人煙的山地,貸款投資數百萬元,架電線、修公路,把一股山泉用管道引進來,開始種植橄欖樹。
上了大學的劉玉紅懂事多了,離家在外,回想自己少女時代的種種不懂事,也有些愧疚。可她雖然不再叛逆,卻還是不理解父母,為什么有了錢還要那么辛苦。尤其是負責種植園的媽媽,每天泡在荒山溝里癡迷種樹,臉曬得黑黑的,鞋上帶著泥土,整個一個鄉巴佬。她認為父母就是有錢了還想更有錢,賺錢賺瘋了。
油橄欖五年才掛果,這五年家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卻沒有一點產出,企業年年虧損,曾經的財富在一點點縮水……現在,爸爸已還不起貸款,企業資金鏈斷裂,面臨破產,她能拋下父母獨自去過享樂的生活嗎?
劉玉紅撫摸橄欖樹那碧綠的葉子,想起父母這幾年的辛苦,雖然他們曾經忽略了她,可他們也忽略了自己。她折下一枝橄欖,在希臘的傳說里,橄欖樹幫助智慧女神雅典娜贏得了雅典守護神的位置,被譽為“勝利”,那么,這滿園的橄欖也會給她無窮的力量,在企業危機時刻,她也能夠幫父母走出困境……
在橄欖園里整整思考了一天,劉玉紅鄭重地告訴父母她的決定:“我留下來,和你們一起創業。”
父母驚呆了。過去對他們經商深惡痛絕的女兒。竟然在家庭企業最危機的時刻放棄自己的前途,挺身而出陪他們一起吃苦,到底是自己的親骨肉,上陣父女兵啊。一時間父母百感交集,雖然知道女兒對經營一所無知,可感念女兒一片孝心,怎么說也得給孩子一次機會,一個施展能力的舞臺。于是劉元勇夫婦決定在蘭州成立分公司,由劉玉紅負責銷售。
2003年9月,爸爸在蘭州租了80平方米的鋪面,配備了會計和出納,劉玉紅這個22歲的小經理走馬上任了。
無懼創業艱辛,磕磕絆絆與父親相互理解
帶著初出茅廬的激情和迅速“建功”的迫切心理,劉玉紅對新店的經營摩拳擦掌,可殘酷的現實卻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2003年國慶,劉玉紅給兩個員工放了假,她這個小經理留下來看守鋪面。她想大假里走親訪友的人多,一定可以多賣幾瓶橄欖油,也讓父母高興高興。然而,整整7天過去了,店里沒進來一個客人,沒有賣掉一件商品!劉玉紅憂心如焚,小小年齡感受了巨大的壓力,嘴角也起了泡。她很想父母給自己一點意見,可又不敢給他們打電話,怕自己一開口就會忍不住大哭起來,她必須自己想辦法。
痛定思痛,劉玉紅決定主動出擊,她要走出店鋪去推銷橄欖油。第一次推銷地點,她選擇了附近的西餐廳。她怯怯地跟侍應生說要見經理。當經理看到一個學生裝扮的小女孩來推銷橄欖油,覺得很奇怪,雖然店里不用橄欖油,但他還是很耐心地聽完了她的介紹。對方友善的態度給了她巨大的鼓勵,雖然這次沒有推銷成功,卻給了她勇氣去敲開另一個商家的門。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玉紅終于與大單位談成了代銷合作。劉玉紅興高采烈,她想給爸爸打電話,可又想到爸爸平日的嚴厲,這點小進步他不會看在眼里,那就等自己做得再好一些吧,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得更好。
劉玉紅拎著大包小包,跑遍了蘭州大大小小的土特產商店。只要人家愿意銷售,她便免費鋪貨。這個內向的小女孩,已經慢慢適應了這種經常被拒絕的工作。終于,她又談成了幾家代理商。沒有車送貨,更舍不得打車,她揣著公交卡,肩扛手提,從不嫌苦怕累,像一只勤奮快樂的小兔子。很快銷售有了現金流,企業在一點點起死回生。整個企業的人都為她的成績振奮,店里會計和出納兩個阿姨也頻頻夸她了不起,爸爸當然更知道她的成績,怎么也沒打來電話表揚一下她呢?等來等去,劉玉紅實在沉不住氣了,便主動打電話去討功。可沒想到爸爸卻沉著臉說:“別好大喜功,鋪貨太多不見得賺錢就多……”沒人能體會劉玉紅當時的失落,她這樣拼命,這樣辛苦,違背自己的性格去跑推銷,就是想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贊賞啊。劉玉紅擦干眼淚,心想,“我一定做到你非表揚不可的份兒上。”
2004年是公司復蘇的一年,銷量在增長,自家橄欖園掛果量在增加,成本在降低,可劉玉紅卻感到了“內外交困”,外面的市場難做,內部還有一個對她嚴厲到近乎苛刻的老爸老板。終于,她忍無可忍地和爸爸有了第一次正面沖突。
2005年開始,橄欖油的銷量開始下滑。原來是有不良商家看到橄欖油的巨大商機后,用果渣油摻上調和油后偽裝初榨橄欖油,再配上精良的包裝,用低價位沖擊市場,公司又陷入艱難的境地。
外部市場惡化,劉玉紅就想改革公司的內部人事制度和企業管理,卻遭到爸爸的堅決反對。他對劉玉紅的建議不屑一顧,認為她建樹不多,拿著一些紙上談兵的東西來搞他打下的根基。兩個人在公司里爭論,在家里爭論,互不相讓。到最后都火了,劉玉紅也氣急了,一時口無遮攔,專捅爸爸的痛處:“公司什么都好為什么還會虧損?”從來沒有人這樣質問、指責過他,爸爸像一頭暴怒的獅子:“只要我活著,這里就輪不到你說話,不愿意呆就滾!”劉玉紅摔門而去,爸爸也氣得血往上涌。父女倆互相不再理睬,這可難為了下面的員工,公司有什么事情他們只能兩頭遞話,小心翼翼地看著父親老板和女兒老板的臉色,氣氛非常沉重。一個半月后,還是劉玉紅委曲求全地先開了口。爸爸雖然沉著臉,也還是答了腔,父女倆的冷戰告終,可卻讓劉玉紅心中的創業熱情一點點消減。與她同齡的女孩都忙著扮靚,享受花前月下的輕松生活,可她整天想著企業,爸爸又不理解支持她,她圖什么呢?
企業騰飛親情復蘇,她成為父母最疼愛的女兒
2006年初,公司的情況更加艱難,連立足之地都快失守,企業危機,劉玉紅與爸爸的關系也劍拔弩張,發生了最嚴重的沖突。
劉玉紅為了在困境中求生存,建議包裝市場品牌,可爸爸卻想購進新的榨油設備搞好基地建議。兩人都說服不了對方,吵到最后,爸爸被她的過于自信惹惱了,罵她:“你以為自己了不起嗎?你去外面的世界闖闖,要飯都要不上!”這話說得重了,劉玉紅憤怒又悲傷,怎么說她也是大學畢業生。想到他們曾經對自己的疏離,她的拼盡全力卻得到爸爸這樣的評價,劉玉紅下定決心,去尋找自己的海闊天空。
劉玉紅哭著收拾行李,訂好了去深圳的火車票。童年時代,她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像別的女孩一樣,被父母關注寵愛,可她什么都沒有得到。現在還被爸爸趕出了公司,禁不住淚流滿面。
就在劉玉紅跟著人流準備去檢票時,爸爸的一個老朋友氣喘吁吁地找到了她,一把把她拉出檢票隊伍。原來吵過之后爸爸就后悔了,可是他的性格決定了他說不出道歉的話,于是便找了朋友火速趕到火車站攔住了劉玉紅。劉玉紅沉默無語,蔫頭耷腦地回了家。
爸爸告訴她不進新設備了,但對她的品牌包裝計劃也沒有認可。劉玉紅覺得壓抑、迷茫,她不知道公司的出路、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2006秋天,橄欖大豐收,自家產的橄欖都用不掉,于是一些員工強烈建議停收農民的橄欖。橄欖農聽說劉家因為效益不好可能不再收橄欖,本來要晚收的都趕緊提前收了橄欖,開車趕來。劉玉紅和大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爸爸。在這危急時刻,她聽到了爸爸那沉著冷靜的聲音:“寧可讓這些橄欖爛在我們的廠房里,也不能爛在農民的地里。”此言一出,下面的員工鴉雀無聲。劉玉紅的眼睛濕潤了,她一直認為爸爸只知道賺錢,現在才明白爸爸的胸襟和氣魄:爸爸作為一個企業家有著悲天憫人的大義和情懷。回到家,她由衷地對爸爸說:“老爸,你是好樣的!”爸爸微微笑了一下,點了點頭,父女倆第一次有了默契的感覺。
現實是殘酷的,公司照常收購了農民的橄欖,沒有讓農民承受損失,自己卻承擔了上百萬的虧損,這對搖搖欲墜的公司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2007年3月,劉玉紅再次被打擊到冰點。在省政府舉辦農業產品展銷會上,他們的公司被安排在最角落里。隴南市的領導們熱情地與那些業主握手、交談,她這邊卻是備受冷落——公司被政府、被市場拋棄了。劉玉紅傷心地哭了起來。她以為爸爸會罵她,從小爸爸就把她當男孩一樣嚴格要求,不允許她有一點嬌氣。可這次,劉元勇卻走過來輕輕抱住了她的肩膀,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第一次,她和爸爸心貼得這樣緊,第一次她感受到了父親是她堅強的依靠,他們血脈相通,他們共同進退,榮辱與共。
劉玉紅做完市場調研,向爸爸申請經費20萬,全方位、立體地打造公司,遭到了拒絕。劉玉紅萬念俱灰,心想完了,老爹不同意,公司死定了。但她沒想到的是,三天后,爸爸竟然批準了她的計劃:“我以前把你抓得太死,現在我給你機會……”后來,劉玉紅才知道爸爸為什么改了主意,她加入公司的這幾年,雖然父女倆沒少發生戰爭,可在短兵相接里,爸爸也看到了她的能力和執著、她對公司的感情和付出,就決定在危機時刻給她給公司一個機會。這是第一次在意見相左的情況下,爸爸最終支持了她。
2007年12月,在劉玉紅的規劃下,公司陸續得到了有機食品、綠色食品、HACCP食品安全認證全部八項認證一當時國內橄欖油市場還處于無序競爭,尚沒有任何資質認證,公司在中國的油橄欖業是第一家。消息一出,公司名氣大振,橄欖油銷量一路飆升。
爸爸沒想到女兒的計劃會有如此的成績,現在工廠每天開足馬力都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這在幾個月前連想都‘不敢想。他痛罵了女兒無數次,女兒卻給公司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爸爸終于意識到女兒的苦心,小小年齡承受了和他一樣的壓力。同時也看到了她的潛力,決定更加放手讓她去闖,對她的意見也更加重視,到最后,只要劉玉紅堅持的,爸爸即使心存疑慮,也不再干涉,放手讓她大膽去干。
爸爸這一放手,立刻給了劉玉紅大施拳腳的舞臺,也讓劉玉紅從此一路高歌猛進……
2009年,劉玉紅專賣店由兩家擴展到了五家,員工也由當初的2個發展為100多人,在西安、成都、北京等地都有了代理商。2009年一年,公司銷售額一舉突破了三千萬元!這一年,公司參與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于橄欖油、油橄欖果渣油的國家標準正式向全國發布,并于同年10月開始實施。這一年,母親一手操持的橄欖園的面積達到了1萬畝,成為隴南最大的橄欖生產基地。那天,他們對公司的資產進行了評估,已經超過1個億!
短短6年,女兒加盟的6年,讓一個即將破產的企業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績。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劉玉紅與父母的心也貼得更緊了。每次父母來蘭州,一家三口都會興致勃勃地談論企業的發展規劃,就像推心置腹的朋友。有一天晚上,劉玉紅竟然和爸爸聊了個通宵。可爸爸卻越來越內疚,年輕時他和媽媽忙著打拼事業,對女兒確實忽略了。然而時光不能倒流,這是他們心中一直的遺憾。
劉玉紅28歲的生日那天,父母來到蘭州為她慶祝,爸爸提議帶她去游樂場玩一次。做父母手心里的寶,讓父母牽掛的目光始終在自己的身上纏繞,那是她整個少女時代的夢想,可她抗爭著,用盡全力,也沒能做到。如今她已成年,成為優秀的企業管理者了,固執的父母卻要為她補上這一課。在游樂場,爸爸給她買好票后,和媽媽一起,看著她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地去坐過山車、激流勇進。劉玉紅注意到,爸爸媽媽的眼睛濕潤了。她自己也淚流滿面。公司成功了,她少女時代的情感缺失也得到了補償,她,終于成為爸爸媽媽那個最疼愛的女兒。
(責編 朱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