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的兒子,當著他和妻子的面,舉刀扎向自己年輕的心臟。那么決絕、精準而狠毒的一刀,要了兒子的命,也把這個46歲農民原本沉默而單調的生活,推向了可怕的旋渦……
2009年10月17日晚9點,福建省福州倉山區霞湖村外一個簡陋的出租屋里,16歲的少年李昱當著父親李國書和母親張霞英的面,從褲兜里抽出一把匕首,狠狠地扎向了自己的心臟。這一刀來得如此突然,出手那么用力,李昱連哼都沒哼一聲,就在父母面前緩緩癱倒下去……
11月27日,當記者第三次打通李國書的電話,這個因為兒子當其面自殺而備受關注的46歲男人,終于肯面對這夢魘般的40多個日夜……
46歲進城,
一個留守男人的團圓夢
2009年10月2日下午,此前一直生活在四川安縣偏遠農村的李國書,坐拖拉機、換中巴再倒火車,輾轉來到了他此前一直向往的福州。妻子張霞英在福州一家塑料廠打工,16歲的獨子李昱兩個月前也來到這家塑料廠上班。李國書最放心不下兒子,盡管家中有近80歲的老母親,他還是毅然選擇來到福州和妻兒團聚。
來到福州第三天,他的工作就有了著落,是老鄉介紹的一家音箱廠。李國書在最苦最臟的木工車間工作,兩班倒,一天工作8小時,月工資1000元左右。李國書很滿足,“我們一家三口在福州好好打工,攢點錢回家蓋一棟兩層樓。兒子雖然沒讀過大學,但小伙子長得帥,腦瓜子又靈,將來一定有出息。我們也得給他攢結婚的錢了。”李國書找到工作后的那天晚上,在簡陋的出租屋里,跟妻子和兒子許下“偉大諾言”。當時李昱還笑話爸爸:“我們三個人一個月就掙3000塊,得攢到哪年才夠我結婚啊?”
李國書來到福州之前,妻子和兒子就住在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平房里,母子倆一起上班,媽媽每天都加班幾個小時。李昱卻從不,他工作之余就窩在出租屋里上網。李國書曾經在兒子的電腦上見過一個女孩的照片,皮膚白皙、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看起來十七八歲。他問兒子這個女孩是誰,李昱很不高興地答:“狐貍精!”
在李國書看來,兒子似乎并不歡迎自己來福州,畢竟,一家三口同處一室不是很方便,李昱曾要求媽媽重新給自己租一間房,但遭到了拒絕。李國書幫兒子說話,說16歲的大男孩了,還跟父母住一間屋子不好,但一個月200元的房租卻不是張霞英能接受的。
在塑料廠上班兩個月后,李昱跟父母提出辭工,母親堅決不同意,父親卻依了兒子:“他還小,腦子又靈光,不愁找不到工作。”
辭工后,李昱提出要回老家一趟,看看父親為奶奶修的新房子,過段時間再來福州重新找工作。母親讓他交500塊錢給她保管,李昱沒有答應,走的時候招呼也沒打,換洗衣服也沒帶,就背了那臺筆記本電腦回了家。
兒子帶著情緒回家后,李國書和妻子達成一致意見:李昱回來就給他重新租一間房,然后說服他回到塑料廠上班。他們怎么會想到:李昱這次回家,是向他16年的過往和所有的親人朋友一一告別……
那個你捧在手心都怕化了
的孩子,當著你的面自殺了
李昱比李國書高半個頭,眉清目秀,打扮和派頭很像城里娃。對于30歲才有了兒子的他,兒子就是一切。比起妻子來,他更寵愛兒子一些。李昱去年剛到福州不久,開口就跟母親要3000元錢,買了一輛時髦的電動車。后來他想買電腦,騎了不到半年的電動車1000塊就賣了,然后又跟媽媽要了3000塊買了筆記本電腦。張霞英辛苦打工半年的血汗錢,兒子兩次就“榨”干了。對于這件事,張霞英一直耿耿于懷,李國書來到福州后,多次跟妻子許諾,一定替兒子把那筆錢“還”給她。
2009年10月17日上午11點左右,前一天上了夜班正在睡覺的李國書被兒子叫醒。“爸,我回來了。”他頭也不抬,悶悶地說。剛睡了兩個多小時的李國書馬上來了精神,起床就要給兒子做飯。父親忙碌時,李昱抱著筆記本在旁邊打盹。李國書很想問兒子回老家這幾天都見了誰。看兒子筋疲力盡的樣子,他就沒問。
等飯做好了,李國書卻發現李昱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走了。他癟癟的書包放在地下,筆記本電腦不見了。妻子回來吃午飯時,一個勁兒怪丈夫沒看住兒子,應該讓他在家吃飯,然后好商量他上班的事。
晚上9點,李昱才回到出租屋。他沒有喊“媽媽”,這讓張霞英有點氣憤,她拽了拽兒子,李昱就抱著電腦站起來。“工資應該還沒用完,給我500塊,我給你存著。”張霞英對兒子說。
李國書笑著說:“兒子回去一趟,那點錢肯定用光了。”他的話還沒說完,李昱突然揚起手,將筆記本電腦狠狠地砸在地上,李國書正要開口罵他,卻見兒子從褲兜里,掏出一把明亮的匕首,狠狠地扎向自己的心臟……
李國書一腳踢開電腦撲上前去,企圖制止兒子,但一切發生得太快,兒子已經倒在了地上。妻子哭得昏天黑地,李國書一個勁兒地用毛巾堵著兒子的傷口,他根本不知道打120急救電話。
鄰居叫來了救護車,車還沒到,李昱就閉上了眼睛……
16歲男孩的“殉情錄”
時間在那一刻停止,李國書恍若夢中,他根本不相信:幾分鐘前還坐在自己身旁的兒子,此刻已與他陰陽相隔。
記者和熱心人很快趕到,李國書一遍遍地說:“一定有黑社會追殺他,不然他不會自殺!” 深夜,福州傳染病醫院將李昱的遺體拉走。李國書讓老鄉拉住張霞英,自己跟車去送兒子。
因為李昱酷愛上網,為了尋找他的自殺原因,幾天后,記者和李國書將李昱生前最鐘愛的電腦拿去修理好了。
2009年10月18日清晨,李國書在記者的幫助下登錄了兒子的QQ,在他的QQ空間里,他看到了兒子生前的日志:
2009年8月21日23時46分,《單純的我,漸漸迷失》:“今天給自己割了一刀,手流血不停,可是自己卻沒有點點的感覺,也許,心比那個痛多了吧!親人,對不住你們了!特別是外婆和舅舅……”
2009年9月19日,《最后的紀念》:“你錯了,你徹徹底底的錯了!我只有告訴你,我愛你,真的。我所說的,我同樣也會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最近的幾天,我會寫出我的一切,一生……留做最后的紀念。”
原來,兒子自殺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媽媽逼他交工資,而是因為在那天,他的網上女友拒絕來福州和他攜手未來。
李國書一邊看兒子的日記一邊問記者:“這是他寫的嗎?難道這小子自殺,是因為那個女娃不跟他好?”在得到了肯定答復后,李國書狠狠地罵:“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醫院太平間每晚要收200元費用,李國書沒有時間去悲傷,在這個人生地不熟而且昂貴的城市,他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是處理兒子的后事。將遺體運回老家根本不可能,一方面兒子自殺很不光彩,另一方面,李國書也拿不出至少上萬元的運送費。在熱心人和記者的幫助下,10月18日中午,李國書為兒子辦好了“火化證明”,準備在19日上午火化遺體,然后將他的骨灰撒向大海。
許下的承諾欠下的債,
兒子的遺愿是捐獻遺體
李國書想在兒子遺體火化前,整理他的一些遺物。就在他翻看兒子從老家背回來的書包時,突然發現了幾張A4紙,每張上面都有幾句話,沒有排版、錯字連篇。“很想走,但舍不得媽媽!轉念一想,我死了把遺體捐獻出去,媽媽不也能看到我嗎?”“給安縣醫院打電話質詢(咨詢)遺體捐獻的事情,他們讓我找衛生局。”“如果不能捐就算了!但捐出遺體是我最后的愿望!希望哪位在醫院或衛生局公(工)作的人,清楚這個流程的告訴我下!”最后一張紙,上面有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許下的承諾欠下的債。”
“我活到46歲,第一次遇到邁不過去的坎。”李國書這樣告訴記者,“但社會上都知道這件事了,而且我通過了解知道,捐獻遺體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這些聽起來既無奈又偉大的道理,讓李國書寢食難安。但最終,他選擇完成兒子的遺愿。
妻子死活不同意。一方面她認為兒子自殺是一件丑事,沒必要張揚出去;另一方面,她不能接受兒子死后,尸體還要被分解。李國書說:“我們連兒子的火化費都交不起,遺體放在太平間,一晚得交200塊。不捐獻我們能怎么辦呢?”他還跟妻子說大道理:“兒子來到世間16年,社會和國家為他付出了很多。他死后把遺體捐獻出去,也算是一種回報。”兒子自殺離開后,李國書夫婦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而這些人中的大多數,李國書都覺得是有文化有見識的人,他們比自己以及反對捐獻李昱遺體的親朋,顯然要更有見地。
10月20日一大早,李國書接到福建醫科大學上街校區解剖系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表示可以將李昱的遺體轉捐給福州紅十字會。李國書一下子松了口氣,離開得并不光彩的兒子,至少有了一個很光彩的歸宿……
上午10點,李國書準時來到福州傳染病醫院,在兒子的遺體捐獻書上鄭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因為存放李昱遺體兩天,加上接回他的遺體,醫院向李國書開出了1200元的收費單。李國書口袋里只有1010塊錢,他就給醫院交了1000元。
工作人員將兒子的遺體抬上了車,有人讓李國書再看兒子最后一眼。他沒有應聲,而是踉蹌著朝門外走去。這幾天一直艷陽高照的福州,突然刮起了腥咸的海風。李國書覺得很冷,他輕輕轉動一下眼珠,覺得眼珠都快掉下來了。
結束一個葬禮,
準備下一段艱難的新生活
兒子自殺離世后,李國書每天都要接到很多電話:記者采訪、老家親人責怪、好心人的關切,所有的電話都讓他很害怕,但他又不敢貿然拒接。比起兒子的死來,李國書更愿意談他和妻子現在的生活,以及他對未來的期望。
當記者第三次聯系李國書,告訴他:“之所以讓你談李昱,是因為有很多像您一樣的父親,希望能在悲劇發生前找到通向孩子內心的那把鑰匙。”他沉默了許久,答應簡單地談談孩子。
他30歲、妻子張霞英21歲那年,生下兒子李昱。盡管妻子堅決還要生個女兒,但李國書卻積極響應計劃生育政策,逼著妻子去醫院上了節育環。李昱性格很像爸爸,不太喜歡說話,有什么心事也不愿意跟人家說。
小學當過3年文藝委員、初一時就追求初三的女生、父母過生日時他用土豆泥和辣椒粉做“蛋糕”、省下生活費買皮鞋,李昱從小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的成績屬于中上等,在老師和同學眼里算聽話的孩子。2008年寒假,讀完初三上學期的李昱,突然跟李國書提出要輟學打工。當時妻子剛回福州打工,李國書勸說了好久都沒用,李昱說:“考大學有什么用?我想出去打工!不讓我去我就離家出走!”一向對兒子百依百順的李國書,最終選擇了妥協。
李昱輟學后,先去二叔打工的江蘇華西村,跟著他學了半年的木工后,張霞英將兒子叫到了福州。李昱聰明、懂事,除了喜歡玩以外,也不在外面惹是生非,李國書也就從來沒有后悔當初允許兒子輟學。直到李昱當著他和妻子的面自殺后,他才后悔不迭:“我應該讓他讀完高中,等他成年后再讓他出去闖蕩。”
他曾在兒子死后第三天,通過兒子的手機短信查到了那個女孩的電話號碼。妻子覺得兒子的死是由那個女孩造成的,李國書卻擔心女孩因為承受不了壓力而走上極端。接通電話,李國書說:“我們不怪你,你也不要聽外面的傳言。再說,李昱也希望你好好活下去!”2009年11月5日,李國書再次給女孩打電話,18歲的女孩泣不成聲地說“對不起”時,李國書卻安慰:“我們一點都不怪你,娃娃,你要堅強,好好學習,好好地孝順父母。”女孩表示要來福州看望他,李國書一口拒絕了;而他說想把修好的電腦送給女孩時,對方也表示不需要。
對李國書來說,做完這一切,他已經完成了兒子的遺愿,他已經為生命中最為珍貴的心肝寶貝,舉行了一場特殊也體面的葬禮。
問李國書以后有什么計劃,他沉默許久后,幽幽地答:“但愿能在原本當爺爺的年紀里,再次當上父親。如果上天能給我這樣的機會,我一定會讓孩子好好讀書、好好做人,認真對待愛情和家庭……”#8195;(張霞英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