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分蘋果的不同方式,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寫信給這些人,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在眾多回信當中,有兩封信給心理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封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來自一名正在監獄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如何給他們分蘋果。
那個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一個,弟弟卻搶先說出了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于是,我靈機一動,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以欺騙的方式得到了蘋果,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我想要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而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在我們家里,你想要什么好東西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勞動!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無疑有極大影響。應該像第二位母親那樣引導孩子:誰想得到“最大的蘋果”,就需要用自己身體力行的付出和卓爾不凡的業績來爭取,只有在競爭中勝出的人,才有資格享受甘甜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