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在福建省寧德市的陳志福老人,不久前被查出腎癌晚期,家人已經在準備后事。沒想到老人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進行DC-CIK細胞療法后,病情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淋巴結、盆腔以及胸壁等處的轉移灶發生了部分緩解,有效延長了該患者生存期。
什么是DC-GIK細胞療法
DC-CIK細胞療法是自體免疫細胞回輸療法的簡稱,就是在體外培養干細胞,誘導其分化為樹突狀細胞,再用經抗原刺激的樹突狀細胞誘導CIK細胞產生特異性腫瘤殺傷作用,目前在國內外具有先進水平。它可以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生存期,是一種新的腫瘤治療手段。
目前認為體內能夠殺傷腫瘤細胞的主要為一些T淋巴細胞,但它們本身不能特異性地識別腫瘤細胞,需要從抗原遞呈細胞那里獲得抗原信號。CIK全稱為細胞因子活化殺傷細胞,是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經多種細胞因子共同誘導培養后產生的異質細胞群,同時具有T細胞和NK細胞這兩種人體內主要具有抗腫瘤活性細胞的效應,相當于威力強大的“細胞導彈”,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能“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且不傷及“無辜”。DC細胞又叫樹突細胞,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功能最為強大的抗原遞呈細胞,能夠吞噬、處理腫瘤抗原,并把抗原信號傳遞給淋巴細胞,在人體的免疫系統里扮演近似“雷達”的角色,除CIK細胞具有的功能外,其靶向性和抗腫瘤活性比CIK細胞更強。DC和CIK細胞兩者在抗腫瘤細胞中有一定的互補作用,聯合應用將取得“1+1>2”的療效。
該生物療法與其他療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可以幫助機體恢復同腫瘤細胞作斗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盡可能減少體內殘存腫瘤細胞的數量,降低惡性腫瘤復發,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對多數癌癥有殺滅作用
DC-CIK細胞療法的治療過程分為外周血單核細胞采集、體外誘導及回輸三階段。首先應用血細胞分離機分離患者全部外周血中的單個核細胞,大約可獲得50毫升,而其他血液成分則原封不動地還給患者。然后將分離出的細胞送至超潔凈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及誘導,獲得的DC細胞于培養的第7、9、11、13天分四次皮下回輸給患者,獲得的CIK細胞于培養的第9、11、13天分三次靜脈回輸給患者,7天以后再分次將增殖數倍的細胞回輸至患者體內。整個操作過程均在無菌環境下進行,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而且沒有通常放療、化療后的明顯毒副反應。個別患者會有一些低鈣的表現,如手、足、口唇麻木等癥狀,但經處理后上述癥狀會迅速減輕、消失。
CIK細胞溶瘤作用不受癌癥組織類型的限制,對大多數癌癥均有殺滅作用,尤其對白血病、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轉移性腎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高抗原表達的癌癥效果最好,對其他癌癥(如肺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或者任何一期癌癥患者均有較好的近期療效。配合手術切除、介入、射頻、氬氦刀等治療,在降低腫瘤復發率、轉移率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CIK細胞可清除不能用手術切除的極微小瘤灶和體內散存的瘤細胞,起到延緩或阻止腫瘤的轉移或復發作用。對于部分暫時不適宜做手術、介入或其他治療的腫瘤患者,也可以先進行CIK細胞治療,以提高身體機能狀況,改善生活質量,爭取其他治療機會。
患者術前應避免緊張情緒,每天保持8-9小時睡眠。加強營養,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品,如牛奶、肝臟、雞蛋、瘦肉等,但要避免肥肉、油煎等食品,以防血中含有過多脂肪,造成采血困難。患者采集前2小時要適量飲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