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枕是華夏祖先的首創。已知最早是西漢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香枕”,三國時華佗根據聞香除病制作藥枕。此后,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藥枕療病的記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有藥枕的記錄。
藥枕治病是通過在枕芯中填充中藥,達到保健或治療疾病目的,是中醫傳統的“聞香治病”“內病外治”和西醫“氣味醫學”“行為醫學”相結合的一種綜合療法。其機理是在枕用時通過鼻口吸入芳香清透氣味或寒溫之藥性,產生生理和治療作用;或作用于頭頸部的經絡和穴位,使全身經絡疏通、氣血流暢、臟腑安和。氣味醫學與行為醫學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意識與潛意識之間作用)而影響-軀體-內臟功能效應,最終達到促進陰陽平衡的作用。
會被藥枕“藥”倒嗎
選擇中草藥藥枕必須在醫生指導下辨證選藥,一要遵循“對癥選用”的原則,二要遵循“天人相應”的原則。即根據個體體質、地域和季節選擇藥枕,才有療效。使用中草藥藥枕不當,可以出現療效不佳和不良反應,如皮膚瘙癢、斑疹、發紅等過敏現象,應停止使用。
藥枕能代替藥物治療嗎
由于中草藥藥枕藥性散發較慢,藥枕必須每晚枕用,每天使用8小時以上,2~3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病一個月左右見效,慢性病2個月可以見效。使用藥枕只是藥物治療的一種輔助方法,切勿“反客為主”。是否可以停用藥物治療,應該征詢醫生的建議。一般剛開始使用藥枕時不宜停用,出現療效后需請醫生根據病情,決定可否逐漸減少或停用藥物。
藥枕可以自己制作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注意制作質量。醫生、患者自制的藥枕多是一些中草藥直接粉碎、裝芯而成,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首先,中草藥原藥材大多為粗加工,里面存在大量的灰塵、雜質和微生物,未經專業處理即使用,對人體健康存在威脅;其次,中草藥有一定的保質期,易霉變腐敗滋生細菌,長期枕于頭部對機體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建議最好購買信譽和質量好的專業藥枕制作廠生產的專業藥枕。
一只藥枕能用多久
正在使用的藥枕,每隔15天左右放置通風處,使枕套上的汗氣發散;每隔1個月翻曬1次,以保持干燥,防止藥物發霉。如果想在藥枕上墊蓋枕巾,最好選用薄一點的;自己制作藥枕的外套需選用透氣性能好的棉布,不宜用化纖類制品;若藥枕暫時不使用,應該用塑料袋封好,以免藥味散失。
藥枕不可以長期使用,因為從藥枕“聞香治病”“氣味醫學”作用出發,長期使用會出現療效下降或失去療效。藥枕有使用年限,根據藥枕藥物材料如葉、桿和根,使用地的氣候、濕度決定使用時間,一般一只藥枕可用半年,半年后應更換枕芯。
小貼士 防治失眠、神經衰弱的簡單藥枕
茶葉枕 將泡飲后的茶葉曬干,再加少量的茉莉花茶,拌勻裝入枕頭,即為“茶葉枕”。茶葉含有芳香油、咖啡堿、茶堿、可可堿等,有去頭火、降壓、清熱、明目、平肝安神等功效,可治頭暈目眩,失眠、神經衰弱之癥。
桑葉菊花枕 桑葉和菊花各1000克。粉碎后裝入枕套做成藥枕。適用于偏頭痛、外感風熱致頭痛、頸滯目赤等癥和引起的失眠。
銀杏葉枕 銀杏葉可提取舍黃酮類化合物、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銀杏葉曬干做枕,能改善呼吸,提高睡眠質量,長期使用可以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瘋導致的失眠。
合歡枕 合歡花和夜交藤各1000克,粉碎后做藥枕,具有解郁安神、活血通絡、祛風明目之功效。適用于心神不安、憂郁失眠、胸悶食少、夜間盜汗、皮膚瘙癢、肢體酸痛等癥和引起的失眠。
菖蒲枕 石菖蒲2000克,洗凈、晾干并研成粗末,裝入枕芯,制成藥枕。菖蒲枕具有開竅寧神、豁痰通絡的功效,適用于痰濁上擾清竅引起的夜寐不安、頭暈胸悶、胃脘不適、夢多健忘、舌苔白膩等患者。
燈心草枕 將燈心草2000克粉碎,做成藥枕,可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益于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