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的一生中,幾乎都會得腰痛,只是發生的時間和程度不同,中老年人患腰痛更是常見事。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腰肌勞損是重要原因之一。長期伏案工作者,如會計、縫紉工等,長期從事不正常體位的工作者,如采礦工、管道工等,腰部肌肉和韌帶長期處于緊張狀態,造成軟組織慢性損傷或腰椎病變而腰痛。中老年人腎虛也會引起腰痛,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虛使得腎之經脈失養而腰痛。
腰痛患者平時要注意正確的站姿和坐姿。腰椎不宜長時間處于一種被迫體位,至少每2小時全身活動5~10分鐘。太極拳就是一種很好的腰部鍛煉方式。鍛煉時如果腰痛加重,可采用局部熱敷和按摩等方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經過一段時間后,腰部就會適應而不再疼痛。
腰背肌鍛煉(1)拱橋式:仰臥床上,雙腿屈曲,以雙足、雙肘和頭部為支點,用力將臀部抬高,如拱橋狀。隨著鍛煉的進展,可將雙臀放于胸前,以雙足和后頭部為支點來練習。(2)飛燕式:俯臥床上,雙臀放于身體兩側,雙腿伸直,然后將頭、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頭節屈曲,要始終保持伸直。以上兩法每日睡前和晨起時各做一次,每次鍛煉20~40下。
自我按摩(1)揉法:用兩手掌及各指分別由上而下,由外而內,有順序地揉搓腰肌,直至有酸脹感為止;(2)捏法:用手捏持腰背部皮膚和肌肉,如能將肌肉提起更好,雙側反復進行;(3)捶法:兩手握拳,輕輕自左而右或自上而下捶打腰部。以上各法每日3~5次。
腰椎病變的患者可以佩戴腰圍,能限制腰部和腰骶關節的活動,起到保護腰椎結構和其穩定性的作用。戴用時腰部可在正常的范圍內活動。
腎虛患者可以服補腎中藥調補,每年入冬后是良好的進補時機。腰痛病人有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陰陽兩虛之分,補腎中藥也有補腎氣、滋補腎陰、溫補腎陽、陰陽雙補之分,患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遵醫囑酌情選用。
感冒是腎炎“導火索”
祝建材
前幾天大劉患了感冒,起初沒太在意,可情況卻越來越糟,發高燒竟然達到39℃。大劉趕緊服了些感冒藥,見情況有些好轉就放下心來。不想,過了兩天感冒癥狀又出現了,緊接著雙腿浮腫,兩腳皮膚發亮,連鞋都穿不進去,小便次數也減少。他趕緊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急性腎炎,而“禍首”就是感冒。
許多人對感冒不以為然,更不會把它和腎炎聯系到一起。有人以為,腎炎是感冒病毒跑到了腎臟。事實上,感冒本身并不會導致腎炎,而是機體對感冒的反應導致了腎炎。感冒時,病毒侵入人體,機體識別這些外來物(醫學上稱為抗原/半抗原),動員防御體系(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抗體與抗原結合后形成免疫復合物。這種情況下雖可以消滅外來抗原(細菌或病毒),但形成的免疫復合物也會隨著血液循環運行到腎臟,沉積到腎組織,誘發炎癥反應,引起腎炎。其他如扁桃體炎、腹瀉、皮膚膿腫等各種感染,都可通過上述機制引起腎炎。
急性腎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2周發病,感冒引起的腎炎有一些特點,患者如有以下表現,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1 輕重不一的食欲減退、疲乏無力、惡心嘔吐、頭痛、精神差等各種非特異性癥狀。
2 小便量減少,顏色深而混濁,繼而出現肉眼血尿,但持續時間不長,數天后多轉為鏡下血尿。
3 絕大多數腎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3周尿蛋白可轉為少量或微量,2~3個月多消失,而持續性蛋白尿的出現則提示有轉變為慢性腎炎的可能。
4 浮腫往往先出現在組織較疏松的部位,如面部,特別是以眼瞼為甚,表現為面部及眼瞼腫脹,隨后下肢也陸續出現水腫。
5 部分患者的血壓增高往往與水腫同時出現,但與水腫持續時間不完全一致,多在2周左右恢復正常。
急性腎炎一般經數天到數周浮腫逐漸消退,小便中蛋白質和紅細胞也減少直至消失。少數患者癥狀或小便檢查未好轉,持續一年以上,轉變為慢性腎炎。此外,老年人急性腎炎的臨床癥狀不典型,發病隱匿,早期感染史不明顯,經常到出現貧血、水腫、呼吸困難時才就診。年輕人常常對感冒掉以輕心,未能及時就醫,而一旦出現明顯癥狀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因此,遇到持續感冒或短期內頻繁感冒,或者感冒后出現下肢浮腫等情況,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