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
【誤區分析】我們常常會遇到拉肚子的情況,特別是攝入不干凈的食物時,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于是很多人便會服用止瀉藥物,如黃連素、收斂劑等,隨后便不再拉肚子,“病”治好了。
腹瀉真的是病嗎?止瀉劑真的能治病嗎?其實腹瀉是人體腸道細胞對外界病菌的排斥反應,通過一次次地排泄,把吃入的細菌毒素排出去,是人體的一種保護反應。這時候如果吃止瀉劑,反而是把細菌毒素都儲留在體內,慢慢吸收,最終導致慢性毒性傷害。
正確應對:發生輕度腹瀉時,應該補充機體細胞因排泄而失去的水分、鹽分和細胞消耗的維生素、蛋白質,給它充足的武器彈藥,讓它更好地工作。當毒素排完后,自然就不會拉了。所以,不要把腹瀉當作疾病,這只是表象而已,應該慶幸你的細胞還能如此敏感。
咳嗽
【誤區分析】很多人經常會出現咳嗽癥狀,特別是兒童、老年人比較常見。當出現咳嗽癥狀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止咳,買一些止咳的藥如止咳糖漿、可待因等對癥下藥。
其實,咳嗽不算什么病,而是人體反應。譬如,你嗆入異物,你的本能反應是猛烈地咳嗽,把異物咳出,否則就會窒息。說明咳嗽的背后是有異物或者人的肺細胞、氣管不能忍受的東西,必須把它咳出才能使肺臟正常運轉,是人體的正常保護反應。當吸煙的人吸入有毒煙草后,咳嗽是通過痰液把毒物帶出體外的。這時候你服用止咳劑,只能和你的身體做相反動作,把毒素保留在肺內,長此以往,你的肺臟便會積累厚厚的毒素,導致肺癌發生。我們咳出濃痰時,你應該慶幸你還有本能反應,而不是匆忙地去吃藥止咳。
正確應對:每一次咳嗽,都是身體提醒你體內有毒素,需要排毒。這時候你應該先找到導致咳嗽的原因,比如是室內污濁的空氣讓你咳嗽,還是什么病原菌讓你咳嗽。不要動不動就使用止咳藥物,你首先需要改善居住環境,增加排毒能力,增強免疫力,增加胡蘿卜素、維生素C的攝入,去除體內毒素,提高肺臟、氣管的排毒能力。當你的肺內沒有毒素的時候,你便不會再咳嗽。
頭痛
【誤區分析】 我們常說,頭痛不是什么大病,吃點藥就好了。所以,遇到頭痛時,我們常常吃一些止痛藥,頭痛一消失,一切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掩蓋了一些真正的疾病,且可能導致今后一些疾病的發生。頭痛有很多原因,有的是因為工作勞累緊張造成,休息一下就好了;有的是血管性,有的則是腦腫瘤引起。所以頭痛時,不能只是吃點藥了事,而應該追查頭痛的原因。
正確應對:任何頭痛都是有誘因的,頭痛是提醒你身體出現了不正常,應該查出原因再調整,而不是“對癥下藥”。
發熱
【誤區分析】一些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不僅不需要去退熱,而且要鼓勵這些發熱。在很多西方國家,醫生從來不會輕易給小孩吃退燒藥,而只是給吃一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維生素。發熱是人體防御細胞與外界病毒、細菌做斗爭過程中的防御反應,一些細菌病毒因為體溫的升高而死亡,而這時候我們人為地運用退燒藥,反而是保護了細菌病毒包括一些癌前細胞的存活,為以后疾病的發展埋下了禍根。
正確應對:當發熱不是特別高的時候,你要享受你的發熱,讓“細胞戰士”充分殺掉入侵病毒。如果發熱時間較長,要積極探尋發熱背后的“罪魁禍首”,做到對癥治療。
炎癥
【誤區分析】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身體部位發炎,發炎后會出現紅腫熱痛的感覺,讓人不舒服,于是很多人會選擇吃藥消炎,有的甚至用大量激素去消除炎癥。炎癥其實是身體的一種保護反應,當外界細菌、病毒進入體內后,人體就會啟動自己的防御“部隊”,如B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等來圍殲細菌病毒,于是便出現了炎癥反應,那是你的防御部隊戰斗的場所。
正確應對: 出現炎癥后,不要輕易依靠藥物減輕炎癥,而應該加強自身體質,補充蛋白質、維生素來提高防御“部隊”的后續作戰能力。如果經常運用激素減輕炎癥,結果會導致病毒、細菌“潛伏”在體內,為疾病埋下禍根。
編輯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