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想談過去,過去沒有意義。每一天,對于我來說都是零起點。這點讓我忘記了年齡,總感覺充滿活力。”和一般企業家談創業史不同,黃慧新的成功創業意味著夢想的實現。
這個夢想,就是將她開辟的商業疆土轉變為“夢工廠”,任由年輕人在這里實現夢想,自由成長。
是不愿回憶滄桑過往的尷尬?還是刻意表現的與眾不同?帶著疑問,我企圖走進這位58歲女性的內心世界。
生活就是善于發現美
黃慧新認為生活就是善于發現身邊的美,鮮活的美、真實的美和新穎的美。說起身邊美好的事物,她會表現得非常活躍,滔滔不覺不知疲倦。
和她進一步地聊天便會發覺,她首要的身份,不是著名女企業家、南通市人大代表、啟東市政協委員……也不是啟東市金鳳凰創業園董事長、南通金鳳凰工藝玩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她最愛的身份,是“生活家”。
少年時代的黃慧新,愛唱歌、愛跳舞,可惜由于家境原因沒有施展的舞臺。十三四歲時,她利用家里一臺舊縫紉機、一堆碎布,設計并制作出了第一件作品———一雙童鞋。她認為生活的困境不會阻止她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從此,在縫紉機踏板發出的“咔嗒咔嗒”聲中,她盡情抒寫著生活的美。
善于捕捉美,是黃慧新與生俱來的。別人逛公園,看到的是一片風景;她會多留一份心,更多的是抓住細節的美———魚兒怎么悠然地擺尾,花兒在風里、霧水里有怎樣不同的姿態,這些美都是她想要表現的題材。由于手工精細,制作風格新穎,20歲時,她便在家鄉開了個人繡品展覽。在去電影院的路上,她被路過的小男孩所帶的帽子吸引了,回家后便按那帽檐的樣式,做了漂亮的假領子,在女伴兒中間風靡了好一陣。
正因為如此,多年之后,當黃慧新以41歲的年齡,走入中國紡織大學進修高級服裝設計,走入一群富有才華的專業學生中間時,她仍然能夠脫穎而出。老師感嘆:“設計師是教不出來的,這是一種天賦,也是你這么多年感受積淀的最終迸發。”
憑借自身技藝,黃慧新開啟了她的創業之路
1979年,她響應國家政策,從集體紡織工廠里第一個走出來,甘愿不拿一分錢工資,包下一處門市部。從三十多元本錢買回一批布開始,她硬是把多年虧損的門市部扭虧為盈。她說:“有勇氣沖在最前面,是我初次創業成功的經驗。”
1989年,她下海開辦童裝廠。她是愛動腦、動手的人,設計、打樣,有難度的活兒都要親自把關操作,因產品廣受歡迎,進駐南京11家大商場。
事業鼎盛時,被合作者排擠,黃慧新再次一無所有。此時的她,已四十多歲,親友勸她“可以收手了”。她卻不甘消沉:“我只記得開心的過往,糟糕的經歷是成功的基石,這讓我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1996年,她來到浙江湖州,租了三間房,從頭創業。她的勤勞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肯定,加上經驗豐富,生意好了起來。再現希望之時,黃慧新又一次經受了打擊———因設計理念太前衛,導致花大成本做出的一批服裝銷售不暢。休整一年后,她回到家鄉,辦起金鳳凰服裝有限公司,經過如此多的磨煉,她的事業,從此便如公司的名字一般,鳳凰涅槃般新生了。
面對種種坎坷,黃慧新從未灰心過。她對成功的理解,不是獲得多少資產,而是做自己擅長又喜歡的事———追尋美,發現美,展示美。
我愛自己的性格,成功是性格賜予的禮物
黃慧新是不是一個幸運兒?熟悉她的人,恐怕要做出肯定的答案。
第一個證據,她天真坦率,有時甚至像個孩子,為什么能成功?
看到別人做錯什么,她會直接拍別人一下說:“這事情這么做不對。”讓旁人看著緊張,覺得她得罪了人,自己卻渾然不知。她的書架上專門有一塊區域擺放著鄭淵潔的童話,她說:“我就喜歡里面的故事,比很多成人讀物更貼近生活的真相,有人情味,真實,睿智。”生活中,她具有較高的情商,她可以俯下身和孫女們玩耍。對兒媳婦有意見卻從不點破,塞一本《莫愁》雜志過去,指點她看有關婆媳相處的文章,處理矛盾有孩童般的狡黠、別出新意。
在生意場上,難免遇見狡詐的、不守信用的、惡意要欺騙的種種人,她卻沒遇見過一個,這不是很奇怪嗎?有一次,一個生意場上的朋友坦率地告訴她:“我真不是什么好人,但面對你,我壞不起來。”事后,黃慧新的小妹為她總結:“哈,原來,壞人也是喜歡好人的。”黃慧新卻覺得,是自己的天真夢想,喚醒了人們心里本來就有的對美與夢的熱愛。當然,即便真的受騙,她也不會沮喪:我就是這么簡單的人,要騙我的,盡管來吧。
孩童般的好奇心,讓黃慧新愿意敞開自己。她隨時期待傾聽,期待聽到什么新鮮事兒。公司里,她請來合作搞經營的總經理說:“黃董很善于學習,我說的什么新興事物,年輕人還沒弄明白,她都懂了,并且要操作了。為什么呢?就是上心與不上心的區別。”
第二個證據,黃慧新做事目的性不強,成功動機弱,卻成了贏家,這不是少見嗎?
可以說,她總是趕上好時機,立于時代潮頭。從最早的承包創業,到下崗再就業明星,到引進外資成立合資企業,再到將新科技與傳統工藝結合。她做的事,都那么“時髦”。
黃慧新卻說:“認真做事,自然會做對。喊著口號去做事,恐怕永遠時髦不起來。”
拿她轉變玩具制造思路這事來說。1996年底,她和在美國打拼的小妹合作,開啟了接收國外訂單的跨國銷售業務。她生產的自由女神玩偶、布藝玫瑰花等,都大受歡迎。但2001年,9#8226;11事件后,美國國內氣氛緊張,經濟一片蕭條,黃慧新的玩具訂單銳減。
隨后,她去美國考察,有了新啟發。之前,她對美國的印象就是冷冰冰的“高科技”,去了才發現美國人其實挺溫情。在現代化的社區里,人們在周末,互相展示手工制玩偶,他們覺得這些制品有生命。而在商場,人們也在包裝、布局時,賦予玩偶生命感,給它們性格,給它們生活著的感受。
黃慧新這才明白,玩具不僅要外表美觀,還應該給它注入感性、文化。經過多年構思、準備,2008年,“慧氏神熊”系列產品整體面市,這是南通玩具界第一個自主品牌。而在2010年,黃慧新又推出會講故事、愛交際、愛旅游、鐘愛蜂蜜口味冰淇淋的“大腳熊”, 搭建起一個融教育、傳播、銷售于一體的網絡平臺。從此,她擺脫了簡單復制別人思路、賺點加工費的低廉“中國制造”帽子,走向了打造品牌、綜合發展的道路。
第三個證據,黃慧新不夠精明,不懂算計,這樣的人能做企業家,不是很走運嗎?
例如,她喜歡做手工活兒,喜歡到什么地步?當年,只要別人開口找她做活兒,她從不拒絕。寒冬里,她一邊做著一大摞針線活兒,一邊就眼看自己的手凍得漸漸腫起來。別人笑她自找罪受,她卻很有成就感。她喜歡瑜伽,就干脆開了一所瑜伽館,帶著一幫姐妹在里面鍛煉得大汗淋漓,從不考慮這瑜伽館是否賺錢。
黃慧新說,她剛起步創業的時候,在收購材料、生產、銷售,各個環節上,都遇見過熱心幫忙的人。那些人都說:“哈,你是黃慧新啊,當年我找你做過東西呢。你手真巧。”你看,人脈、口碑的基礎,在不知不覺中早早就打下了。
而且,黃慧新聲明,有的事,她是特別特別算計的。比如,產品的設計和制作質量。她說:什么是創新呢?我覺得我的性格就是創新,永遠不滿足于當下做出的東西,永遠期待能夠做出一些修改。
這種性格,幫她成就了精品,獲得了2008年“奧運福娃”、2010年上海世博會“海寶”指定生產企業的資格。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玩具出口企業數量驟降一半,困境中,黃慧新卻憑借產品打開國內市場,挺了過來。
多次琢磨之后,黃慧新有了這樣的領悟:性格無所謂好壞,接納自己的性格,順著合適的路去走,總會獲得一種類型的成功。
看著身邊人與事物勃勃生長,就是幸福
2009年3月,愛折騰、愛“燒錢”的黃慧新又做了一件特別的事。她注冊成立了金鳳凰創業園科技有限公司,在啟東,私企創辦科技創業園可是第一次。也就在這一年,創業園被評為江蘇省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并入選“全國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
“孵化器”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美國。對于擁有商業技術、商業概念,卻沒資本、難成形的企業來說,“孵化器”會給他們提供資金支持、人力資源管理、法律咨詢、財務、廣告等方面服務,是讓夢想安穩發芽、成長的地方。
在這一萬多平方米的園子里,黃慧新引來了26家企業,有做軟件、動漫的,也有從事電子、集成電路行業的。
創業園成立之初,她就協助了當地兩位博士成功創業。
趙風光畢業于上海科技大學,1997年留美學習,并在2001年擔任貝爾實驗工作室上海分部項目經理,主持研發了很多軟件、設備。他本人也獲得過五項國家發明專利、三項美國發明專利。
2009年3月,黃慧新幫趙風光創辦了“慧通數碼有限公司”,研發出一個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新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申請著作權,預計到2011年進入小批量生產,銷售可達200萬左右。
就在趙風光進駐創業園一個月后,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的張東亮博士也帶領團隊,在這創辦了“啟東川江源服飾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他研究的項目,是將現代科技與服飾設計相結合,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三維立體剪裁服裝軟件系統,該系統獲得日本“國家基金組織年度最佳軟件獎”,還被評為“2009年浙江省軟件協會最佳創新軟件”。
到目前為止,創業園已經為兩名創業博士成功申報了“江蘇省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兩項“江蘇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一項“國家級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并為園區企業申請了四十多項專利。
這么多的成績,使黃慧新又添了啟東“十佳創業女性”的稱號。她卻覺得更重要的,是“看著一批年輕人,在我一手設計、建造起來的創業園內,發揮才智,給了我最大的滿足感,有夢想就是幸福。”
在黃慧新看來,夢想不分大小,富有商業價值的項目,她會扶植,同樣,也會關注那些微小的火花。
她常會關注一些創意創新的新聞。有天,她看到一個創意大賽的節目,一個女孩吸引了她的目光。女孩來自北京,從小喜歡布藝手工制作,在大賽中,她憑借自己設計的動漫人物“學習”和“榜樣”獲得了大獎。
從女孩身上,黃慧新看到了當年的自己,那么意氣風發、對生活充滿好奇與渴望。黃慧新主動聯系了女孩,愿出資幫她成立公司,并用多年的創業經驗給予指導。就這樣,2010年6月,“啟東學習榜樣動漫設計公司”成立了。
對黃慧新了解越多越深,文章開頭那個問題的答案,便在心中越來越明晰———不談過去,是因為過去已成泛黃的舊影像,而當下與未來,才是鮮亮亮、活潑潑的,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活力、美感、一團純真氣的夢想,不正契合了黃慧新這位“生活家”的心思嗎?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