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隱蔽性好,能遠離基地獨立作戰,出其不意地給敵人突然襲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潛艇擊沉的各種戰斗艦艇達192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潛艇擊沉的艦船則有5000余艘。潛艇是海戰的主兵器,被譽為“神出鬼沒的水下殺手”,曾上演了一幕幕驚險有趣的故事。
安眠藥救了潛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一艘潛艇在躲避敵方艦艇搜索時悄悄地坐沉海底。當它要從海底浮起時,卻發生了故障,怎么也浮不起來。面對死神的威脅,艇員的臉色都變了。艇長心里明白,失去浮力,活的希望就很小了,艇內的氧氣很快就會用完,那樣死去相當痛苦,還不如安樂死痛快些。為了穩定大家情緒,他命令全體艇員唱圣經贊美詩中的《主啊!和我們在一起》,同時給每人分發一包安眠藥。
贊美詩剛唱完,一位艇員由于情緒緊張突然昏倒了。誰知他身體向后倒下時,頭部撞到一個閥門,這個閥門正好就是一直影響潛艇上浮的開關,一直停止的機械當即轉動起來。艇長猛地驚呼道:“有救啦!停止服安眠藥!”他立即操縱潛艇,潛艇開始上浮。欣喜若狂的水兵們都回到自己的崗位上,聽從艇長的命令,正確地操作。1小時后,潛艇浮出海面,平安無事地回到了英國港口。
這正是:服安眠藥嚇昏了水兵,救活了潛艇。
信鴿救活遇難艇員
1942年的夏天,英國一艘潛艇在大西洋上準備襲擊德國巡洋艦,不料德國軍艦發現了英潛艇,立即跟蹤追擊,并投下一串深水炸彈。英國潛艇拼命地躲避。當它發現濃鹽成分的海水層時,立即潛到濃鹽層下,以避開敵艦聲吶的探測。沒想到,敵艦投來的深水炸彈在潛艇周圍爆炸,其中一顆炸彈剛好落在艇上。“哐當”一聲,潛艇被撕裂,沉到海底,再也浮不起來了。此時,艇內有22個人。
逃生的希望在哪里呢?誰又能知道潛艇沉沒的地點呢?英國水兵們感到死亡在即。突然,艇長想起指揮室里還有一對信鴿。艇長把這對鴿子裝在一個特制的密封艙內,然后打開魚雷發射管的后蓋,把密封艙塞進了魚雷發射管。“嘭”的一聲,密封艙被射了出去,從海底迅速漂到海面。密封艙蓋是定時裝置,時間一到就會彈開,鴿子帶著“SOS”的緊急呼救信號向英國潛艇基地方向飛去。其中一只鴿子中途迷航,不知去向;但另一只成功了,它不但把求救信帶到了司令部,而且還把援救船帶回了潛艇出事地點。
經過兩天兩夜的救援,22名艇員全部得救。為了報答這只信鴿的救命之恩,水兵們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碑。至今,這塊石碑還在英國保存著。
海鳥指示獵潛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潛艇活動猖獗,不斷襲擊盟國的艦艇和運輸船隊。
一天早晨,蘇聯中校斯羅夫在港口散步,極目遠眺港外平靜而湛藍的大海。突然,斯羅夫發現茫茫大海上三五一群的海鳥剛才還是分散飛翔,此刻卻嘰嘰喳喳地全部朝著港口方向飛行,還不停地在海面搶食魚蝦。斯羅夫眉頭緊皺,轉身向岸邊一個觀察哨跑去。
觀察哨里值班的中士正悠閑地吹著口哨。斯羅夫一把抓起電話:“喂!是碼頭作戰指揮室嗎?”
“斯羅夫艦長,有何急事?”
“請求發布命令,港內所有艦艇立即出港!”
“為什么?”
“我發現一艘德國潛艇正潛伏在附近,很可能鉆進港內來偷襲。”
“你憑什么說有德國潛艇?”
“因為,海鳥和魚群都不正常——”斯羅夫說出他判斷的根據。他從海鳥爭食斷定深海里的魚群是被潛艇推進器攪昏后漂到海面上來的,而海鳥飛行的方向就是深海底下潛艇前進的方向。
斯羅夫的推斷使作戰指揮室的人員感到神乎其神,但由于吃德國鬼子潛艇的虧太多了,必須有備無患,于是立即拉響了戰斗警報。4艘獵潛艇沿著海鳥指引的方向行駛,1個小時后,果然發現深海里有個活動目標。獵潛艇分成兩組,像鉗子一樣夾住了深水底下那個怪物,接著進入戰斗航向,所有深水炸彈的發射架徐徐地轉動,對準深海里的目標。左側兩艘獵潛艇先發射深水炸彈,兩三分鐘后,巨響傳來,水柱騰空而起。右側兩艘獵潛艇也發動攻擊,投下一串深水炸彈,海水變成了墨綠色。
到底打中了沒有?斯羅夫中校判斷得對不對?40分鐘后,一些油花、破布和尸體浮出海面,德國潛艇成了“水下鐵棺材”。
弄巧成拙的飛機釣潛艇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年,英國潛艇厲害得令德國人頭痛。如何打擊英國人的潛艇呢?德國有位軍官想了個妙法,讓一架水上飛機假裝發動機出故障,迫降在潛艇潛伏的海域,引誘英國人的潛艇前來攻擊,而在水上飛機附近的水下潛伏一艘潛艇。一旦英國潛艇來攻擊孤立無援的飛機,潛艇就立刻浮出海面,把英國潛艇擊沉。
6月25日,德國人把這種“活餌”戰術應用到博爾庫姆附近海域進行試驗。一架水上飛機停在海面,發動機轟隆轟隆一會兒停一會兒響,一個駕駛員在飛機上爬來爬去,假裝在那里修理。英國“D-4”潛艇發現后,立即浮出海面向那架水上飛機靠近,準備把它撞沉。
突然,“D-4”艇長產生了一個念頭,擔心萬一這架飛機上掛有炸彈,豈不會一塊兒完蛋嗎?他立即停止潛艇向前撞擊,命令炮手們利用甲板上的火炮,對這架飛機進行轟擊。
飛機的確把英潛艇引出來了,但不幸的是,潛伏在水下的德國潛艇因長時間處在戰備狀態太疲勞,解除了警報,航行到較遠的地方休息去了。就在這個空隙,英國潛艇出來了。德國水上飛機拼命呼叫水下潛艇,但水下潛艇未能和飛機通上話,無從配合,結果兩發炮彈落到飛機上,油箱爆炸起火,飛行員也被打死。等德國潛艇聽到爆炸聲浮出海面時,已經晚了,眼看著英國潛艇擊沉飛機之后又潛入海中逃走了。
德國人弄巧成拙,此后再也不用這種戰術了。
抱憾終生的最后一擊
1944年9月24日,美國“唐格”號潛艇從珍珠港出發駛向臺灣海峽,伏擊日本運輸船隊。
“唐格”號在深海游弋著尋找獵物,伏擊1個月,共進行了4次攻擊,擊沉了日本艦船13艘,可謂戰績輝煌。全艇人員準備返航慶祝勝利,艇長也以為可以在胸前添一枚勛章了。
10月24日晚上,“唐格”號在返航途中又遇上了一艘日本運輸船。這時,“唐格”號上只有最后一枚魚雷了。艇長打算留下這枚魚雷進行防身,可轉念一想,送上來的“肉包子”不吃豈不是太虧了?于是,拉響了戰斗警報,潛艇浮出海面對運輸船發射了最后一枚魚雷。突然,沖出發射管的魚雷方向操縱系統出了故障,來了個左轉彎,朝自家潛艇沖來。艇長趕緊下令潛艇加速,同時左轉彎,誰知魚雷也跟著轉彎,正中潛艇尾部。接著,潛艇在劇烈的爆炸中撕裂了殼體,尾部3個艙室同時進水,艇首一翹就沉入海底了。艦橋上9名官員跳海逃生,成了日本兵的俘虜。隨艇沉到海底的人大部分遇難,前艙13人中有8人逃了出來,但只有5人被救,其他人都成了鯊魚的點心。
這最后一枚魚雷的射擊使勝利返航的“唐格”號潛艇葬身海底,真是抱憾終生的一擊!
(選摘自《艦旗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