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學生較強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筆者試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聯系現實生活,從課內教學到課外活動進行精心地設計安排,在枯燥的計算教學與豐富的生活素材間架一座橋梁作點嘗試。
關鍵詞:計算教學 生活化 學用結合
數與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它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年齡、經驗決定他們獲得的絕大部分數學知識是在對生活中具體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礎上逐步抽象出來,從而形成概念。筆者認為:當枯燥運算以生活場景為背景時,可以化“抽象”為“直觀”,大大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自然、親切、易懂,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去理解和建構知識。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以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的機會,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
生活化教學在數學計算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中,本人作了如下的嘗試:
一、課堂計算教學生活化
1.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要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孩子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我們要注意多讓小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進行數學抽象,在抽象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和理解數學思想。如在學習認識平均數的作用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在昨天進行的數學計算比賽中,一小隊6人總成績是528分,二小隊7人總成績是609分。我現在宣布:這次比賽二小隊獲勝。”隨著二小隊的歡呼聲,一小隊的學生有的就說:“老師,因為二小隊人數比我們多,當然總分就要比我們多了。您這樣算成績,是不是太不公平了?”我趕緊問到:“那怎樣算就公平呢?”……在和孩子自然的對話中,引出了平均數。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已生”了,讓孩子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2.情景創設生活化,培養學生通過計算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
數學教材中的問題都是經過情境化或數學化了的問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的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生活化和趣味性的問題。例如:在教學行程問題時,我創設了一個乘車的情景,同組的同學輪流扮演司機和乘客,要求乘客算出司機所提的行程方面的問題才能順利開車。學生在有趣的活情境中活學活用,更容易接受與理解數學知識。
3.練習生活化,提高操作實踐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是“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的,使數學成為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聯系、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在進行《年、月、日》教學后,可以出這樣一道思考題: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數日子,等著他快點回來,兩個月后,爸爸回來了,猜猜王玲一共數了多少天?這里要結合生活實際,考慮到鄰近兩個月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答案也是多樣化。這樣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解題的技巧,培養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外生活問題數學化
1.做一做,指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學會生活
如在學習了“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互換后,我讓學生用兩種計時法記錄自己雙休日中一天的活動情況,再嘗試為自己設計一份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在練習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兩種計時法的聯系和區別,并且在潛移默化中滲透了思想教育,使學生感受到時間的寶貴,學會珍惜時間。作為教師,應堅持提供給學生綜合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計算成功所帶來的喜悅,逐步養成從數學的角度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更加熱愛生活。
2.找一找,培養從數學角度觀察生活的意識
生活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生活中客觀存在著大量有價值的數學現象。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從買東西、玩、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生活中“找”數學,能促使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思考生活問題。
3.用一用,增強學生利用數學知識應用生活的能力
在一年級學生學習分類之前,我指導學生進行了一次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收集喜歡的商品,并嘗試著當一當小小售貨員,把喜歡的商品擺放好。這個活動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通過收集、思考,進行分類的初步嘗試,親身感受到數學知識與自己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激發興趣,增加體驗,培養能力,形成良性循環的主動學習的狀態。這次實踐活動大體分四步進行:
(1)收集。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到超市、商場收集一些喜歡的商品。
(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貨員你會怎樣擺放商品,為什么這樣擺呢?
(3)嘗試。大部分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商品進行較科學的分類。學生的體會豐富多彩。有的學生發現,可以按一種標準進行分類,還有的則認為可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
(4)交流。在實際進行的分類中,有的學生為某種物品設計的分類方法非常出色。數學的生命力在于其應用的廣泛性,通過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會“使學生體驗到一種理智高于事實和現象的權力感”。
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設計實踐活動環節,以數學知識來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通過問題創設、調查活動、交流報告等環節的實踐活動,我們可以使學生經歷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引導學生嘗試探索與成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浙江臺州市天臺縣平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