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注重導入,優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關鍵詞:精彩導入 實踐思考 質疑探究 自主學習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導入新課生動簡明、切合實際
(1)注重導入這一環節,以激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體驗。每一節課都給學生一種新奇,一種學習的沖動,讓他們感受語文課堂是如此充滿活力、富有激情與想象。(2)新課導入有很多方法,包括直接導入法、舊課導入法、故事導入法、設疑導入法、語感導入法、還可以通過名詩名言,警句煉句導入,可以通過與課文相關的趣事道理導入,也可以根據猜謎語,講幽默笑話等形式導入新課。
2.不斷優化課堂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1)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普及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傳統教育越來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廣泛運用于多媒體,對學校注重課堂教學硬件投入。(2)將圖片實物帶進課堂。有的老師在語文教學時,把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片或實物帶進課堂,體現了教學的趣味性和直觀性。(3)現在的語文課,不僅僅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場所,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各學科的知識在融合、交叉和滲透。
二、營造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自主發展
1.仔細品味,質疑探究
(1)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升華認識,學會學習。這是課堂學習最重要的一個環節。(2)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在學生探究性閱讀基礎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對于課堂學習重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學習,慢慢發展到讓學生自己閱讀,提出問題,自己質疑,討論爭論。培養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個性閱讀能力。(3)教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于師生在閱讀實踐中與文本發生有價值的、深層的對話,有利于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于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正確人生觀的滲透。
2.練習鞏固,拓展延伸訓練
(1)在學生理解課文有關的問題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捕捉學生提出的亮點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教師也可引導學生開展辯論,在辯論中,教師既要扮演“裁判”的角色,又要充當一名好的“教練員”,不要“技術犯規”,要給學生表露觀點的天地。(2)通過幾個環節的師生互動,教師作適當點評,當然,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總結,歸納課堂學習內容,強調重點難點。(3)根據課堂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根據課文特點,設計出富有創造性的問題,通過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既是課堂教學的需要和延伸,也是學生知識遷移拓展的重要途徑。
3.歸納總結,回歸整體
(1)如果說解讀是引導學生對文章各個部分進行深入細致的理解,這時獲得的認識是部分的、孤立而不完整的,在此基礎上還需回到整體,進行全面的、綜合性的歸納。如果說一節完整的語文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那么結課就是散文的高潮,當為精彩之筆;它既是本文教學的一個總結,又是課內向課外延伸的一個重要環節。(2)學生對課文的解讀取得圓滿的、完美的效果,學習完了一節課文,對這節課所講的內容進行回顧,總結本節課你所授課程的要點。讓學生回憶這節課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運用了哪些知識和能力。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的普遍推行和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將會更靈活、更開放。一名好的語文教師,要認真鉆研大綱,深刻體會當前教學的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導入,不斷優化課堂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將教學過程各個環節處理好,最終,達到在教學過程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風娟.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J]. 青年文學家.2009年第14期
2.袁佳梅.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反思[J].云南日報.2009.5~6
3.賴鵬.淺談語文課堂教學[J].成功教育.2008.7
4.李鵬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以辯促動[J].教育革新.2007年第8期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東城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