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改變在課堂上一包到底的狀況,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討論中來,讓他們通過質疑尋求真知,通過探索獲得真知,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課堂,教師退后一步讓學生唱主角
案例1:教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在關于除法中0的教學時,當出現“0除以任何數都得0”這個概念時,課堂上出現了兩種情況:有些同學認為是對的,有些同學認為是錯的,到底對還是錯,我沒有馬上下結論,而是讓同學說出對錯的理由。
同學甲邊比劃邊說:“0支鉛筆平均分給2個同學,因為0表示一支也沒有,所以每人能分到0支,0÷2=0。0支鉛筆,無論分給幾個同學,每個人都沒有分到,所以0除以任何數都得0。”
同學乙馬上反問,“那么0除以0呢?”同學甲說“0除以0當然也是0了,0也是任何數呀”。后來同學乙都又問“5除以0得多少?”這時有人說是5,也有人說是0。兩者都舉例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還有些人觀望教師,想讓老師快點給出正確的結論。
我說: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學生回答:舉例子。這時我引導他們先復習“0乘任何數都得0”“商和除數相乘,結果等于被除數”,然后引導他們自己驗證5÷0到底是多少。5÷0可能等于5,也可能等于0,如果5÷0=5,則5×0=5,如果5÷0=0,則0×0=5,這兩個結論都不能成立,由此可見,一個數除以0,我們沒辦法得知它的正確得數,所以,0做除數沒有意義,0除以0也不能存在。學生有些恍然大悟,最終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的正確結論。
一條簡單的定義,使學生進入認知的矛盾當中,為了解決這一矛盾,許多學生首當其沖,發表自己的意見,當結論明了時,學生從自己的智慧中增強自信,提升自我,從自己的錯誤中獲得真智,增強自信。不同的學生均得到了不同的發展。也使他們通過舉例、辯論,體驗了參與的愉悅,成功的快樂。
新課標強調,教師在課堂上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唯一的主宰者;教師不再居高臨下地與學生一起學習;教師更多地扮演著組織引導者、共同學習者等角色;教師與學生是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諧的同志式的關系。學生永遠是課堂上的主人,只有把學生真正推向主體地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會被完全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才會異常活躍。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不妨退后一步,讓學生自己上臺來唱主角,讓他們用自己的、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有時也會使數學課堂熠熠生輝。
二、評價,教師退后一步讓學生展現自我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應重視過程評價,以定性描述為主,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適時調整和改善教學過程。
當今學生獨生子女居多,身居大環境特殊,在思想行為上表現為逆反、好表現自我,有時對教師的評價不能完全接收,而讓學生互相評價,有時則更有新意。
案例2:過去學生板演做題后,都是學生判斷對錯,教師直接打對錯符號。后來,我就真接讓學生上臺評判,并向全班同學說明對錯的理由,這樣好多同學都想上臺表現,不僅自己認真做,還要想怎么樣說得更好,使得知識得到徹底的內化。評判完成后,我又問,你想對他(板演者)說點什么?他們會大膽地說,“你做得真好,你真棒,你的字寫得真好。”或者“你下次一定要努力,你的字寫得還須端正些,你要算得認真些,你審題還要更加認真些”等等。其實這些都是老師平常說過的話,只不過今天從同學的嘴里說出來,效果就又不一樣了。
學生互相評價,他們能夠樂意接受,同時評價者在評價別人時,也暗暗確定了自己心中前進的目標,如果教師說我也是這么認為的,那就更使他充滿了自豪感。被評價者,一方面能夠為自己的成功而高興,另一方面,又明確了錯誤所在,可謂一石二鳥。
作為現代教師,應從長遠的眼光,從發展的角度去評價學生。無論學生的對錯,都應該給他們留有余地,且不可捧上天或者一棍子打死。
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往往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有時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只要一走進課堂,就是教師唱主角,個別學生唱配角來應對老師的提問,而有相當多的同學充其量也只是扮演陪讀的角色,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就變成了被動地學,被動地接受老師強加給他們的知識,思維沒有被激活,大腦總是在待機狀況。
新課標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設有效的情景,甚至于制造人為的障礙,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參與其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教師退后一步,去引導、去啟發。給他們一個思考的支點,讓他們自己把握杠桿,撬開一條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讓數學課堂教學確實做到真實、有效,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
作者單位:浙江省慈溪市城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