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涉及到很多物理定律、規律、公式、現象等。很多初中生覺得它枯燥、乏味、不好學,實際恰恰相反,它是一門興趣十足、豐富多彩的學科,關鍵看教師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啟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 興趣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涉及到很多物理定律、規律、公式、現象等。很多初中生覺得它枯燥、乏味、不好學,實際恰恰相反,它是一門興趣十足、豐富多彩的學科,關鍵看教師會不會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一、用實驗激發興趣
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點是一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一方面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往往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識時,他們很快又會失去學習積極性。
充分開發利用青少年好動心理特征的正面效應,用實驗趣味啟發學習興趣,進而轉化成學生的積極求知動力,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例如大氣壓強——覆杯實驗。講新內容前,將一只玻璃杯灌滿水,用一張塑料卡片蓋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過來。問,當把手移開后,會產生什么現象?同學們議論紛紛,很多學生認為水會灑了,并且深信不疑,結果松手后學生驚訝不已,為什么水沒有灑呢?老師是在變魔術嗎?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
二、用生活現象激發興趣
把實際生活中的現象跟物理教學聯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律性,認識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隨時隨地都會接觸到,沒有理由不學好它。
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例如講熱傳遞時可以舉以下例子: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通過列舉這些實例,學生不但感興趣而且很快就能學會,同時也記得牢固,直到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這些現象,還會印象深刻。
三、用生動語言激發興趣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且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巧妙地控制和調節,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斷,高而不喧嘩,低而不閃”。要善于設置疑問,通過幽默的話語,激發學生思維興趣。例如:在講勢能時,可向學生提問,當天花板上有一根雞毛向你頭頂上落下時,你將怎樣?學生覺得這個問題很好笑,肯定會說:“那么輕的羽毛有什么可怕的。”接著再問,若你頭頂上正在旋轉的電風扇突然落下呢?學生肯定會下意識地手捧腦袋,回答也很一致“那還不快跑”。學生們害怕風扇而不怕羽毛就是因為兩者質量相差甚遠,從而引出物體的勢能和質量有關,學生印象深刻。
初中生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獵奇感。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從多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興趣培養形式多樣,但目的只有一個,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生們真正掌握獲取知識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婁其義.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新課程(教師版).2007.(02)
2.郗才彰.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趣味[J].希望月報(下半月).2007.(04)
作者單位:西藏山南瓊結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