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課程改革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它激勵著廣大教師不斷地解放思想,突破傳統,勇于創新。新課改以來,課堂上異彩紛呈,精彩不斷。但在精彩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誤區,值得我們去反思和改進。
一、情境之誤
《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因此,廣大教師都非常重視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體會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中為情境而“情境”,走進了情境的誤區。
1.虛假的情境
一位教師在教學《可能性》時,安排兩個學生進行摸球比賽,摸到紅球的為贏。比賽了三輪,全是甲贏。比賽過程中,教師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可能……”。最后將球倒出來驗證,原來,甲生袋中全是紅球,乙生袋中沒有紅球。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經歷了從猜測到驗證的思維過程,體會到了一些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學會用“可能”等詞語來描述不確定的結果。學生的興趣也很高,應該說教學效果很好。但我不知道教師有沒有看到乙生那失望的表情,可曾體會到學生那“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的沮喪。陶行之先生諄諄教導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鼻榫吃O計應該少一點功利色彩,多一份人文關懷。
2.失敗的情境
一位教師教學“面積的認識”(三年級下學期),課一開始,教師為了讓學生對面積的大小有所體驗,安排了一個給樹葉涂色的比賽。出示小黑板,上面畫了一大一小兩片樹葉,安排兩名學生到黑板上進行涂色比賽。涂小樹葉的學生把粉筆橫過來,刷刷幾下就涂滿了;而涂大樹葉的學生做事比較認真,拿著粉筆,一筆一畫,一絲不茍地涂著。教師著急了,趕緊抓著他的手,幫他涂好了。然后,教師問學生:這樣的比賽公平不公平?這樣的情境設計完全偏離了教師的預設,有什么效果呢?數學是一門科學,數學課上的情境設計也應該是嚴謹的,教師在預設時要全方位地考慮問題,精心選擇,排除干擾,讓情境真正能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
二、目標之誤
數學課堂教學的目標性比較強。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些,既是教師備課時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評價一節課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诖耍恍┙處熥哌M了目標的誤區。
1.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主要反映在教學設計時,為了體現所謂的新課程的特點,甚至為了迎合聽眾或評委的需要,不顧教學內容的特點,沒必要用課件的地方要用課件展示一下;不需要小組學習的地方安排學生去討論……
我始終認為,一節好的課堂教學就是一篇好文章。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收到較好的效果?教師要根據知識和學生,甚至自己的特點,合理地進行設計,要做到詳略得當,要懂得取舍之道。
2.罔顧生成
教師在關注自己的教學過程的同時,更應該關注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反應,充分利用生成的教學資源,敏銳地捕捉到思維的火花,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這樣的課堂才是智慧的課堂。
三、合作之誤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于是,“合作學習”便成為一種時尚。公開課上,滿眼看到的都是小組合作等形式。但在合作的目的,合作時機的選擇,合作學習的管理上存在著一些誤區。
1.濫用合作
某位老師教學《認方向》,教師指著平面圖問超市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把手舉得高高的,個別學生已忍不住說出了“東北”二字。教師卻還要學生先小組討論討論,再指名回答,真是急死人!這樣的合作學習沒有必要。
2.無效合作
合作學習能有效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眾多有差異學生的教學不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但是有些教師不注意合作學習的組織和指導,放任自流。這樣的合作是無效的。教師在平時要對學生進行合作方法的指導和合作品質的培養。要創設必要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要求學生在小組中服從分工,團結協作;討論時勇于表達,學會傾聽。
四、課件之誤
多媒體課件具有形象性、動畫性、虛擬性等特點,能充分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豐富多彩,因而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但在課件的使用上,一些教師因為對課件的作用認識不清,走進了誤區。
1.代替操作
如教學《圓錐體積》時,某位老師用課件生動地演示用等底等高的圓錐體向圓柱體中倒三次水,恰好倒滿的過程,然后歸納出圓錐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剛才的課例中,如果我們讓學生親自動手比一比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親手去量一量,倒一倒水;親眼去觀察水位的變化,結論會更有說服力,理解也會更深刻。同時,動手操作,就會碰到一些實際問題,諸如怎樣量,怎樣倒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以后的操作實踐活動打下了基礎。
2.加重負擔
看著教師在課件上隱藏的六個按鈕中找來找去,我真替他捏把汗,如果找錯了怎么辦?真難為老師了。這樣的課件是幫助了教學,還是拖累了教學呢?再說這里放置的方法也不止6種,添加的小正方體還可以放在兩個小正方體后面的中間(如右圖)。不知道教師有沒有想到這樣的放法,如果想到了,是否仍然要用課件把拼好的圖形一個個展示出來呢?能全部展示出來嗎?其實這樣的問題,最好還是先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看一看,交流時用課件演示一下拼擺的各個位置就可以了。
以上所列舉的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四個誤區,歸根到底是由于對新《課標》認識不清造成的。其他的誤區還有很多。但是,只要我們時刻把教學的著眼點放在學生的發展上,就能不斷地去蕪存菁,去偽存真,構建出理想的數學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罡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