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愛生命,遠離廚房”曾經被許多年輕人奉為經典,如今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在閑暇時間丟下書本,到廚房舞動出一桌美味儼然成為了一種時尚的消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寧校區北門的步行街上就有這么一家名為“DIY廚房”的小店,同學們只需要從市場上買回肉和菜,每人每次交上10塊錢,就能使用店里的鍋碗瓢勺和各式調料大展廚藝了,吃完了還不用收拾碗筷,拍拍屁股就能走人。
也許你想象不到,如此新鮮有趣的小店竟是由四位南航的在校大學生搞起來的——肖珊、夏夢、王萌萌、張天,三位MM一位帥哥,同是來自湖南張家界的老鄉,今年開學都要升大四了。有意思的是,這四位同學沒有一個是學經濟的,但他們以三萬元起步,進貨、財務、管理各方面部是摸索著搞,開業半年現在每月已經能凈賺2000元。
小編聯系到了店鋪負責人之一的肖珊,兩個人就這么聊了開來。
一頓飯成就一個廚房
小編:怎么想到要做“DIY廚房”的呢?
肖珊:這個點子也是偶然間想到的,我們開始做的是一家精品小店后來步行街整改,小店受到了影響,生意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我們就琢磨著做點有創意的事情。一天,我們在店里自己煮面條吃,突然間我和張天想到“為什么我們不能開一家DIY廚房呢”,大家一聽都覺得這個點子挺好,就坐下來商量,然后又考察了一番,覺得確實可行,我們就湊起來三萬多塊錢,開起了“DIY廚房”。
DO it Yourself,自己動手最快樂
小編:“DIY廚房”,這個名字一聽就讓人想進去看看。是誰起名兒?
肖珊:我們一塊兒想出來的。因為我們小店的宗旨就是要倡導大家自己動手做事情,想吃什么,那就自己動手做吧!動手的過程是最快樂的,Do it Yourself!
小編:開店的錢哪來的?
肖珊:都是我們自己賺的。除了開精品店掙的錢,我們還做過培訓,當過家教,幾個人把賺來的錢湊了湊,一共三萬多,用來買了爐灶,桌椅調料什么的,這小店就開起來了。
小編:剛開始不擔心沒有客源血本無歸么?
肖珊:肯定擔心啊,但我們是學生,可以說學生的需求沒有誰能比我們更了解,食堂吃膩了,去外面小館子吧,一是貴,二還覺得不衛生,再說同學們天南海北的都有,離家這么遠也會思念家鄉飯,而且現在的學生都挺重視個性,都想亮一手,所以我們自信這個“DIY廚房”是會受到大家歡迎的。
小編:現在應該有比較固定的客源?吧?有通過什么方式宣傳小店么?
肖珊:剛開始是發傳單,后來就是靠同學們的口耳相傳了,慢慢地知道我們小店的人多了,客人也就比較固定了。一般情況下一天會來兩三撥人。周末的時候還會多些,大概有四五撥,來這里的人一般有宿舍聚會、學生團體聚會,在起做做菜,聊聊天,增進彼此的感情,更多的是情侶。可能是想提前體味一下“小倆口”柴米油鹽的快樂。在我們這里做飯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小編:來這么撥客人,店里的灶眼兒夠用么?
肖珊:一下子擁進太多人當然是不夠的了,呵呵,我們只有兩個灶眼兒,所以一次也只能接待一撥客人,來之前都是先打電話預約,我們去給開門,等他們做完吃完再給我們打個電話,我們就過去收錢收碗了。
印象最深的一撥客人:學生社團的“廚藝大比拼”
小編:來了這么多撥客人,肯定有讓你印象比較深刻的吧!
肖珊:有一個學生社團,名字我忘記了,他們為了聯絡團員之間的感情,在我們小店舉行了一場“廚藝大比拼”團隊的人分成了三組,一組是評委,另外兩組比賽,結果大家都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拿出未了,安徽同學做徽菜,湖南同學做湘菜,最后十幾個盤子壘在桌子上,由評委品嘗評選出色香味最好的第一名:當時他們還叫我們幾個一起品嘗,給我印象最深的菜是拿香蕉、蘋果,梨、草莓擺出的大象造型的水果拼盤,看著童真童趣的,特別可愛。
小編:那最后奪得
第一名的菜你還記得是什么么?
肖珊:菜名我不記得了,只知道是一位安徽的同學做的,用泡發的干竹筍疆火腿片,青辣椒一起炒的,雖然有辣椒,但卻一點不辣,非常好吃。
畢業后希望學弟學妹把“自己動手”的精神延續下去
小編:小店開業已經半年多了,現在每個月收入也挺固定了吧?
肖珊:是的,純收人大概能有2000-3000元,因為我們除了提供爐灶和場地,還提供調料,所以收入不是很多,但對于我們來說,掙錢并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通過“DIY廚房”表達現在大學生渴望自己動手做事情的理念。
小編:有沒有想過畢業之后這個小店怎么辦?
肖珊:大學生“DIY廚房整個南京也就我們這一家吧,更何況還包含了一種“自己動手”的精神,算是我們南航的一個特色,希望可以有學弟學妹把這個小店繼承下去,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
小丁和男朋友是“DIY廚房”的常客之一。跟傳統觀念里的“君子遠庖廚”、“做飯是女孩子的事兒”不同,在這里廚房的大師傅是小丁的男朋友,小丁最多也就是打打下手,在旁邊指導一下。小丁其實會做飯,手藝還不賴,那為什么非要讓不太會做飯的男朋友當大廚呢?根據小丁的說法,一方面是要享受一下被寵愛的感覺,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對男朋友的“磨練”。
小丁的男朋友是四川人,最喜歡吃“川香回鍋肉”,這也是他們“小倆口”最常做的菜。
川香回鍋肉
原料:帶皮五花肉400克,青紅椒各50克,蒜苗段80克。
調料:料酒3大勺,郫縣豆瓣2大勺,白糖1大勺,豆豉2大勺,蔥段,姜片蒜片各適量。
做法:
1、五花肉洗干凈,不用切,整塊放進鍋里,倒入清水沒過肉塊2指寬,放上蔥段姜片,2大勺料酒去腥,開大火煮30分鐘,煮的過程中水面上會有很多臟沫沫浮出,用勺子把沫沫撇去,煮肉的湯也別倒掉,把肉搓出來后放進冬瓜,絲瓜之類的蔬菜燉煮,會格外的香,煮肉的時候把青紅椒和蒜苗段洗干凈,青紅椒去掉籽,切成菱形片。
2、煮好的肉撈出放涼,切成0.3厘米厚的大薄片,取出一個炒鍋,燒到冒煙后放油,油能鋪平鍋底就可以了,不用太多,因為五花肉在炒制過程中也會出油,把五花肉片放進去煸炒,一定要小火,這樣才能把肉里的油全部炒出來,等到肉變得金黃、表面微微焦干的時候,把肉盛出來,建議大家把油也倒出一些,油太多吃起來會很膩,倒出的油不會浪費,因為沾了肉的香氣,再拿來炒青菜味道會非常的棒。
3、接著開火,把鍋里的油燒到從底向上有小泡泡冒出,放進姜片,蒜片,郫縣豆瓣炒出香味,放入白糖、豆鼓、五花肉,青紅椒片,蒜苗段翻炒均勻,一定要大火快炒,這樣炒出的青紅椒和蒜苗才會脆口,臨出鍋前沿著鍋邊烹上1大勺料酒,酒一挨著高溫的鍋邊立刻蒸發,產生一種“鍋氣”,使五花肉帶上一種酒的香氣,關火裝盤,這道充滿著愛意的“川香回鍋肉”就算做好了。
沒有客人的時候,幾位大學生老板也會下廚做上一頓家鄉美味犒勞自己:香氣四溢的辣椒炒臘肉、買來底料自己調配小火鍋。最美味的就是竹筍燉小雞。春天的時候,合伙人之一張天的爸爸在南航附近的將軍山上采下不少野生竹筍,將竹筍放進開水里煮過再曬干,就成了隨時可用的干菜了,因為是純天然的野菜,這種“DIY竹筍”吃起來非常可口,比市面上賣的好吃很多,因此也會有顧客向他們購買,五塊錢一小捅,就夠做一大盤了。
竹筍燉小雞
原料:干竹筍50克小公雞1只(約300克)。
調料:鹽2大勺,姜片、蔥段各適量。
做法:
1、干竹筍放進溫水里3小時泡發,小公雞請店家代為斬成小塊,買回家以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后放進鍋里,加涼水沒過雞塊,雞塊要涼水入鍋,隨著水溫慢慢升高,雞肉里的血水才能最大限度地吐出,別忘了在水里放上三四個姜片、蔥段,再淋上一些料酒可以去腥,開大火,等到鍋里的水沸騰以后再煮一二分鐘,這時候雞肉里的血水應該就吐盡了,關火把雞塊撈出,放到涼水下沖洗一下,一方面洗去血沫,另方面雞肉先熱后涼,更加緊實。
2、把鍋里的水倒掉,洗干凈后放到爐子上,開大火把鍋燒干,等看到鍋冒煙的時候就可以往里面倒油了,記住油另倒太多,半湯匙就差不多了,把油倒進去繼續保持大火,看到冒青煙的時候,把火關小一點,放進姜片,蔥段爆出香味,把雞肉倒進去翻炒1分鐘,把雞肉一炒再燉顏色會比較好看,也會更香,看到雞肉顏色變得金黃后,加水沒過雞塊2指寬,把泡好的竹筍也一塊放進去,等到鍋里的水燒開后就要轉成小火蓋蓋慢燉了,大約燉20分鐘,加進鹽調味,再燉上5分鐘讓鹽味充分進入到雞肉里就可以關火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