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全世界的目光將又一次聚焦中國,聚焦上海——在美麗的黃浦江畔,我們將迎來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世界博覽會,集人類文明之大成,被譽為世界經濟、科技、文化的“奧林匹克”盛會。在上海世博會即將拉開帷幕之際,讓我們和著世博會令人心動的鼓點,伸出熱情的雙臂,擁抱世博,共同見證世博的精彩和輝煌!
首先,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本次世博之旅的小導游——海寶出場。
海寶:
嗨,大家好!我叫“海寶”,是2010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現在,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踏上世博之旅,開始豐富快樂的世博之行——
第一站——不看不知道
世界博覽會是人類的聚會。人們從世界各地匯聚一處,展示各自的產品與技藝,夸耀各自的故鄉和祖國,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蕩。
從1851年英國倫敦的“萬國工業博覽會”(即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至今,一百五十多年來,世博會已經舉辦了40屆,它見證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輝煌歷程。
歷屆世博會的建筑和展覽會上展示的產品一樣,都是世博會的主要亮點。
你知道世博歷史上的著名建筑嗎?

這座建筑誕生于1851年英國倫敦世博會,它有一個非常誘人的童話般的名字——水晶宮,是一個以鋼鐵為骨架、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建筑。它通體透明,雄偉龐大,是19世紀英國建筑奇觀之一。

說到世博會的建筑,不能不提到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它是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紀念建筑,出于工程和美觀上的考慮,鐵塔的底部為4個半圓形拱,因而要求電梯沿曲線上升。埃菲爾鐵塔的玻璃外殼電梯是鐵塔的建筑特點之一。

這是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原子模型塔,是在當時破壞性核武器的陰影下,人類向往世界和平的象征,也是人類對和平使用核能源的美好愿望。這個建筑,人們評價它是地球上最令人感到震驚的建筑。

這是為1962年美國西雅圖世博會而設計的太空針塔,站在上面可以360°俯瞰西雅圖的街景。每年從圣誕節到新年,塔上的火樹銀花與熠熠星空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人們常說,到西雅圖沒有登過太空針塔,就像到巴黎沒有去過埃菲爾鐵塔。
第二站——信息直通車
下面,讓我們登上信息直通車,繼續前行吧。
在世博會這個神奇的盛會里,人類社會的許多發明創造和科技成果就是由此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呢!

蒸汽機——帶來機械時代
在早期的幾屆世博會上,蒸汽機是最引人注目的展品。在第一屆世博會上展出的船舶蒸汽機,讓全世界的參觀者激動不已。在此后的幾屆世博會上,幾乎都有設計更先進、能量更強勁的蒸汽機展出。蒸汽機成了世博會上的“明星”展品。

電燈——照亮了整個世界
偉大的愛迪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同時他也是世博會歷史上最活躍的發明家。世博會的展臺上曾出現過許多他的“作品”:話筒、留聲機、白熾燈、發電設備、電鉆、配電板、電池、電扇……1889年,倍受矚目的埃菲爾鐵塔剛剛落成,愛迪生將他最新發明的白熾燈安裝在了這座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筑上,將整個世博會園區照得晶瑩透亮。
通訊技術——讓距離不再遙遠
世博會記錄了人類通訊技術的發展。1867年,電話的發明者貝爾在美國費城世博會上初次展示他的發明成果:成功利用電流傳送人的對話,向世界宣告了電話的誕生。1889年,在法國巴黎世博會上,貝爾再一次讓眾人大吃一驚,他讓相距300公里的紐約和波士頓的參觀者通過電話自由交談,長途電話由此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904年的圣路易斯世博會上,無線電話又亮相了。而1964年的紐約世博會首次推出了可視電話,實現了人們通話時既聞其聲,又見其人的夢想。
從混凝土、滾珠軸承到高速汽輪船,從起重機、電梯到磁懸浮和航天飛機,歷次技術革命的最新成果都是通過世博會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除此以外,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發明也同樣在世博會上引起人們的驚奇,如電視機、空調、彩色膠卷、尼龍、拉鏈等等。更有趣的是,麥片和爆米花誕生于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冰淇淋甜筒則是1904年美國圣路易斯世博會上的意外發明。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上,美國宇航員帶回的月亮石竟然呈現在參觀者的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興奮!
海寶:
世博會著名的建筑還有很多,感興趣的話,不妨上網搜索,詳細了解哦!
真是“一切始于世博會”啊!
第三站——特色廣角鏡
說了這么多,你一定最想知道上海世博會的情況,那就讓我們睜大眼睛,去上海世博園大開眼界——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人類在新世紀的一次經典盛會,世界各國人民歡聚上海世博會,共同體驗城市美好生活,共同展望城市未來發展,以“創新”和“融合”為主旋律,奏響人類新世紀的美妙樂章,可以說,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將是一次探討新世紀人類城市生活的偉大盛會。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由中國主辦,上海承辦,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瞧,這是上海世博會會徽,它以中國漢字“世”字書法創意為形,似三人合臂相擁,就像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一家人,表達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
看,我像不像漢字的“人”?沒錯,這樣的設計以“人”字為核心創意,呼應了上海世博會會徽的設計理念,“人”既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體驗者;“人”既是城市的細胞,又是城市的靈魂。我的全身是海一樣的藍色,表明了中國融入世界,擁抱世界的嶄新姿態。仔細看我全身的每個部位,從頭到腳都充滿了涵義——頭發,像翻卷的海浪,顯得活潑有個性;臉部,卡通化的簡約表情,友好而充滿自信;眼睛,大大的圓圓的,對未來城市充滿期待;身體,圓潤飽滿,展示著和諧生活的美好感受;拳頭,翹起拇指,是對全世界朋友的贊許和歡迎;大腳,穩固地站立在地面上,預示中國有能力、有決心辦好世博會。

現在,矗立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雄偉的建筑,就是著名的“中國館”了。看它的形狀,像不像一頂古代的帽子?所以,中國館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東方之冠”。它由國家館和地區館組成,國家館居中升起,通體披一層鮮亮的紅色,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中國館層層疊加、向上展開,好似一個倒金字塔,充滿振翅飛翔、御風而上的動感。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臺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國家館和地區館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筑群體。
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我國繼成功舉辦2008北京奧運會之后,向全世界的又一次亮相和超越。屆時,世博園將一次對外集體展出10只大熊貓,這些友誼使者飽含著我國人民對上海世博會的深深祝福。
海寶:
好了,本次世博之旅到此結束,歡迎大家來上海親眼目睹世博會的盛況。讓我們與世博同行,共同唱響人類文明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