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有一個家,名字叫班級,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我們這個大家庭共有66名小成員,由一個大成員領導著。我們之間和睦相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因為我們同出自一個母親——高一八班。
課堂協奏曲
早晨第一節課,英語老師讓同學們上黑板寫答案,原以為會沒人去,可是想不到,同學們競爭先恐后地大大方方跑上講臺去。
每個人都做得很不錯,即使錯了,也不怕別人嘲笑,虛心聽取老師的點評。這樣,與老師之間也就形成了和睦的師生關系,使我們之間更像朋友。
同學和睦曲
“呀,這道題咋做呢?誰能給我講一下。”“來讓師傅給你講一下。”“去,誰把你叫師傅呢,快給我講。”“看,這樣做”……這樣的情景會時不時發生,成為課間的一個調味品。
“咦,xxx今天咋沒有來呢,是不是出啥事了?”“給他打個電話問一下就知道了。”誰知大家連打了幾個電話都打不通。“拿來讓我打一次…一看通了吧。”通完話后,我對關心他的同學們說:“沒事,只是得病了。”大家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不和諧的小插曲
只見那個同學小心翼翼地給前座的同學的后背上貼小紙條,引得其他同學哄堂大笑,而那個同學還不知道同學們在笑什么,一臉茫然。
“問你個問題,你愿意當這小豬還是烏龜,選擇一個。”“你才是豬。”他還不知道那個同學是在提醒他,還把人家臭罵了一頓,真是挺冤的。
老師在上面繪聲繪色地講課,同學們大都沉浸在其中。突然傳來“啊”的一聲,同學們聞聲望去,哦,原來是他,破壞了大家聽課的興致,一下子將目光轉移到他身上。
而他呢?似乎覺得自己很有才,能把這么多人的目光吸引過來,真是悲哀啊,還引以為榮。
家是溫馨的港灣,在家庭中,需要各位成員的相互理解,大家才能相處得更加融洽。我希望我們這個共同的“家”能永遠和諧、快樂。
有些事,不可以重來
王琦玉
“不要緊,還有下次”,我們總這樣安慰自己。但這是一個假命題,因為有些事不可以重來。
“聰明的人掠取機遇,而不是等待機遙”,就像彗星,同一個地點,幾千年才會再一次出現同一顆。一部《大長今》,再一次捧紅了已過而立之年的李英愛,但其實當初她并不看好這部戲。沒有名導、名演員,若她放棄這樣一個出演機會。或許現在活躍在熒屏上的會是另一位“長今”。
又比如:兩次與奧運冠軍失之交臂的美國“神槍手”托馬斯,每一次都在關鍵的一槍失了水準。但賽場上有重來的可能嗎?絕對不會因為你的失誤而比賽改判“讓你重來”。即便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卷土重來,拿到的也不再是那塊北京特制的“金鑲玉”,就算獲得多枚金牌,又能彌補兩次失利的心靈創傷嗎?
機遇就是那么神奇。不會兩次降臨在你的手上,更不會因為你的“一不小心”重頭來過。錯過了,就是別人的;抓住了,就是你的。機遇不會重來,所以抓住。
就像天上的流星,一瞬即逝,不留一絲痕跡。對于生命,每個人都只有一次。那幾位在開學初,輕生跳樓的小朋友可否知道?跨出這一步,一切就game over了,哪有什么repeat或delete。只要生命還在。一切都有希望。
考試砸了,還有下一次;朋友吵架,還可以言歸于好;父母罵幾句,還會噓寒問暖。除了生命,一切都有重來的可能。生命不會重來,所以珍惜。
還有那個捅死室友的高中生,這個污點會永遠如影隨形。他不僅扼殺了別人僅有一次的生命,更是糟蹋了自己唯一的生命旅程。人生不會重來,所以慎重。
我們或多或少地都這么對自己說過,還有下次,重頭再來,從零開始。但前提是除卻那幾件不會重來的事。
除此之外,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的,只要努力。下次依舊得高分;只要用心,朋友還會無話不談;只要改正,你仍是父母的心頭肉……是的,前途依舊燦爛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