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外乎過去、現在和未來。有人把這三段比作昨天、今天和明天。生活中,有的人喜歡回憶昨天,沉湎于經歷過的得失悲歡之中:也有的人愿意冥想未來,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明天,或是對不可預知的日子感到迷惘無措。
如果是從過去總結人生的經驗教訓,都無疑是一種明智、積極的人生態度。但無論如何不要忘記:眼前你所面對的,是實實在在的“今天”。
英國有一名年輕的面臨畢業的醫科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并不差,但他整天愁云滿面,如何才能通過畢業考試、明天要做些什么事情、畢業后要到哪里去找工作、怎樣才能維持生計?這些問題都像蛛絲一樣纏繞著他,使他充滿了憂慮。他想了許多辦法,都沒有擺脫這種困擾。
他惟一的精神寄托就是讀書,有一天,他讀到一句話,徹底改寫了他的人生,使他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開始了創業歷程。多年以后,他成為著名的醫學家。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還被牛津大學醫學院授予“客座教授”稱號——這是英國醫學界的最高榮譽。
他就是威廉,奧斯勒爵士。他讀到的那句話是:關鍵是不要去想遠處模糊的東西,而要動手做眼前清楚的事情。
還有一個美國小伙子,他出身貧窮,賣過報紙,做過雜貨店伙計,當過圖書館管理員。每份工作的薪水都很微薄,日子過得很緊。幾年后,他下定決心。以50美元開創事業,結果不到一年就賺了好幾萬美元。
他以為時來運轉,從此可以過上好日子,不料天有不測風云,他存錢的那家銀行一夜間破產倒閉,他也隨之一貧如洗,還欠下近兩萬美元的外債。
他絕望了,精神徹底崩潰,整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最后生了一種奇怪的病,全身潰爛,醫生說他最多活不過三個星期。他萬念俱灰地寫好遺囑,一心等死。就在這時,他也讀到一句話,使他幡然醒悟。馬上調整心態,拋開憂慮和恐懼,開始安心休養。
十幾個星期后,他竟然沒有死,又過幾個星期,他就回去上班了。從此,他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幾年后,他成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他的公司長期雄霸著紐約的股票市場。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艾德華·伊文斯。他讀到的那句話是:生命就在你的生活里,就在今天的每時每刻中。
我們不難看出,威廉和艾德華讀到的其實是一句話,這句話就是:生命只在今天,不要為明天憂慮!
不是嗎?昨天已經永遠逝去,不可重來;而明天只是一個幻影,無法觸模。惟獨今天是最真實的。每一個為明天擔憂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導致精神苦悶。只有集中所有的智慧和熱忱,面對今天。著手眼前,把今天的每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才能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冷靜和勇敢比上帝更重要
凝 冰
這是在一本舊雜志上看到的笑話——一個年輕人失足跌落山崖,在半山腰他抓住了一根樹枝。年輕人拼命叫喊:“上面有人嗎?快救救我呀!”過了一會兒,一個蒼老的聲音飄過來:“我是上帝,現在你放開手,我拉你上來。”年輕人停了一陣,又抬頭對著崖頂喊:“上面還有別的人嗎?”
看了這則笑話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這是一個很聰明的年輕人,因為上帝的話是不是可靠,顯然不值得用生命去驗證。在他心里,即使是上帝,也別想讓我干傻事。
不相信上帝是不是對的,我不敢下定論。那個年輕人拒絕了上帝的幫助,可能會出現多種結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年輕人即使在天堂面對上帝時心中也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因為他已經通過了冷靜的思考。也許身陷困境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冷靜的思考和明確的判斷。
很多人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都是在自己感覺無能為力的時候,就像那位懸在山腰的年輕人,這時候你最需要的不是上帝,而是冷靜與勇敢。只要你敢于冷靜地做決定,結果可能變得很簡單——年輕人也許會通過冷靜考慮,然后想方設法地爬上來,也許被一個普通人救上來,不需要去冒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