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她受盡了千般苦楚,萬般艱難。她有一種預感,他不會乖乖墜地,就對男人溫柔地說,到時候,保孩子,千萬別保我。
果然如她所料,她疼得大汗淋漓了,折騰得筋疲力盡了,他仍是遲遲不肯出來。她氣若游絲地對男人說,求你了,別管我,千萬保住咱們的孩子。
所幸是母子平安。歷經磨難,她終于把他帶到了這個世上。
四歲時他害了場大病,全身不停地抽搐著,臉燒得像紅蘿卜。她背著他去醫院,醫生無奈地說,怕是兇多吉少啊。她對著醫生磕頭。在醫院治病的十多天里,她瘦了一圈,虛弱得一陣風就能吹倒她。她當時抱著死的決心,兜里農藥瓶。她淚水漣漣地對醫生說,孩子救不好,我也活不下去。他到哪去,我就到哪陪他。
醫生把他從死神那里拉了回來。同時拉回來的,還有她。
農村有五馬六羊的說法。意思是五月死的馬、六月死的羊,它們的肉都不能吃,吃了可能會危及生命。不幸的是,她家喂的羊在六月份死了,這對于這個貧寒之家來說真是雪上加霜。她把羊拉到集上去賣,盡管喊啞了嗓子,也沒人敢買她的羊。她只好把羊拉到家里。村里人都勸她把羊埋了。
看到他瘦弱的身子,想到他幾個月沒嘗肉了,她決定冒一次險——燉好羊肉后,她穿上只有過年才舍得穿的灰布褂子,閉著眼睛嘗了一塊羊肉,確定沒有不良反應后才放心地讓他吃肉。
看到他狼吞虎咽的吃相,她慈祥而又辛酸地笑了。
人生旅途多坎坷,十歲那年冬天他又一次罹患災難,掉進了冰窟窿里。她瘋了一樣哭喊著跑到塘邊,毫不猶豫地一頭扎進冰窟窿里。
她不會洑水,沒有救出兒子。聞訊趕來的村里人先是救了他,然后救了她。
終于有一天她老了,癱在了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一日三餐由他照料。看到他操勞的身影,為了不拖累他,她決定絕食。兒女哭、親友勸也沒有改變她想死的決心。直到他跟著絕食,她才無可奈何地開始吃飯。
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是都只有一次。卻有這么一些人,把子女當做她們的全部世界,每一天都是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每一刻也是憂傷著他們的憂傷。有時為了子女活著,寧愿舍棄自己的寶貴生命。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母親!
智者的幽默
杜學峰
生活中的幽默,可以調解氣氛、彌補裂痕、增進感情。在特定的場合被誤解,身陷尷尬,甚至被威脅,野蠻所包圍,用風趣、幽默來應對,同樣會使急境使然,贏得自我,以不變應萬變。
民間流傳著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用幽默應變的故事:“文革”中,侯先生被造反派拉去批斗,會場設在一個大禮堂,臺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都想見識這位幽默大師如何對付如此場面。
“說!你向人民隱瞞了什么歷史問題?”造反派煞如兇神。
“我,我向人民隱瞞了一個重大歷史問題,我還有一個名字叫侯太保。”侯寶林裝出一副老實認罪,悔不欲生的模樣。
“交代重大問題!”
“我十惡不赦,我罪大惡極,我犯過一件金世界人民都不能饒恕的罪行。”
全場人都屏住呼吸聽他交代,只見他極為認真地說:“我是希特勒的內弟,我倆一起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臺下爆發出哄堂大笑。造反派頭頭揮手呵止:“肅靜!肅靜!不要聽他胡說!”侯寶林仍是一本正經,學著造反派揮手:“肅靜,肅靜,真的,法西斯總頭兒蓋世大寶就是我。”笑聲更為激烈,連造反派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師卻在笑聲中直起腰,理理頭發,回家了。
人生處世,常要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用智慧的風趣、幽默把尷尬、窘迫轉化成合乎邏輯的解釋,就會在善意的領會中把握自我,持住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