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0年,各個電視臺的相親節目換了一件馬甲轟轟烈烈地卷土重來,遍地開花,在一片質疑聲中賺足了收視率。
2010年最紅的電視節目是什么?“非誠勿擾”“我們約會吧”“戀愛向前沖”#8943;#8943;沒錯,這些都是電視相親節目,你方唱罷我登場,飆高了收視率的同時,也收獲了無數的口水和板磚。
其實,電視相親節目從未在熒屏上缺席過。上世紀90年代,臺灣相親節目“非常男女”一經引進,就紅遍了大江南北,其后的效仿者如湖南臺的“玫瑰之約”、上海臺的“相約星期六”都堪稱復制成功的典范之作。羞羞答答的男女嘉賓、和緩抒情的音樂再配上幽默調侃的主持人,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記憶。
然而,當今的電視相親節目已少有那么好的口碑,從開播以來,就廣受詬病,但卻越罵越紅。形形色色的女人、姿態各異的男人打著愛情的旗號齊聚,引發了一系列針鋒相對的問答、挑釁甚至告白。短短幾分鐘,你便可以知道,人們在擇偶時都打著什么樣的算盤。
然而不管相親男女以何種面目出現,戀愛結婚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改變的,只是人們的擇偶觀念和表達方式。
從男女互選,到“消費”男人
傳統電視相親節目中,男女嘉賓數量對等,一般分居左右,在各個環節互相擁有選擇權和淘汰權,充分凸顯“男女平等”的原則。
然而,到今天似乎形勢逆轉,女人成為消費者,開始對男人挑挑揀揀。臺上眾位女嘉賓居高臨下地共同審視一位男嘉賓,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話語權上都大大超過男嘉賓。保安、富二代、海歸、宅男#8943;#8943;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爺們兒”在舞臺上逐一亮相,讓各位漂亮的小姐品頭論足,遇到順眼的她們就調侃兩句,不喜歡的就滅燈,女人仿佛成了電視相親中的主宰。
由此看來,女人的美好時代似乎終于來臨,男人成了擺放在貨架上的“商品”,供女人選擇和消費。這和日前大火的“淘男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男人都是寶貝,女人都是淘手?!毙腋缀?,就看“淘”寶人的本事了。
這種方式貌似女人在找對象這件事上占了主導,可事實上,到最后,如果男嘉賓到第三關依然有兩個或以上的女嘉賓為之亮燈,則選擇權利逆轉,男嘉賓將面臨選擇愛他的人或他愛的人,最終時刻,女人還是被男人挑選。而且男女數量的嚴重不對稱,似乎也在暗示:還是剩下的女人多啊!
從羞羞答答到毒舌辛辣
10年前,即使是“非常男女”這樣“尺度”比較寬的港臺相親節目,有些話題女嘉賓也不敢直接表達。比如,女嘉賓很想知道對方的經濟情況,但不會直接問對方有沒有車、收入多少,而是將這些提問交給“親友團”。一切盡在羞羞答答、朦朦朧朧中。
而今,羞澀不再,一切都赤裸裸。月薪多少?是不是處男?有沒有讓前女友懷孕過#8943;#8943;女嘉賓們毫不猶豫地將一個又一個充滿誠意但不乏雷人的問題拋給男嘉賓。
如果說這些直白提問都是小意思,那么女嘉賓的辛辣毒舌無疑是這些節目最大的看點。遇上“不一般”的男嘉賓,女嘉賓們用流行的拍磚式語言,直截了當地表達好惡,無矜持無羞澀。
“非誠勿擾”中被稱為“拜金男”的關敬民在說自己的相親要求是:“相貌無所謂,但年薪要在100萬至300萬之間,這樣我可以少奮斗10年,就算當上門女婿也可以考慮?!痹挳?,立刻遭到“群毆”,主持人不得不限制每一位女嘉賓15秒表達己見。
“你是給電視機前的富婆做廣告#8943;#8943;”
“你只是滑稽點能貧點,其他的你什么都沒有#8943;#8943;”
“你長得就像個吃軟飯的#8943;#8943;”
直白、犀利、辛辣,今天的女人越發生猛起來,可當“生猛”變成“兇猛”,有幾個男人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從“童話”到“拜金”
10年前的“玫瑰之約”等節目還帶有王子公主般的童話色彩,相親男女,互有好感進而通過節目互動了解對方,從臺上到臺下,相識、戀愛,最后攜手步入婚姻的殿堂。整個過程充滿了浪漫的色彩。
而今的相親節目已經徹底打破了當初的“童話”,變得現實而殘酷。男人有錢,不一定被選上,比如“非誠勿擾”中那個高調的“富二代”劉云超;但是沒錢的,通常也沒人選。
當“非誠勿擾”中的女嘉賓馬諾被問到“你喜歡和我一起騎自行車逛街嗎?”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還是覺得坐在寶馬里比較酷?!边@個低胸美女從此被冠以“拜金女”的稱號,備受男人“痛恨”,甚至有男人直接報名上節目,為的就是當面抨擊她。
別看男人不待見馬諾,但女人中挺馬諾的卻不在少數。抑或,馬諾只是將大多數女人擇偶的“潛規則”拿到了臺面上,她只是說了女人的心里話而已。
似乎,這個年代女人的擇偶條件比任何時候都苛刻,不能只多金還要低調、不能只有型還要風趣幽默#8943;#8943;形勢太嚴峻,無怪乎男人們都想找個低眉順眼、溫良恭儉的越南媳婦兒。
縱觀十幾年間,人們的擇偶觀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不管怎樣變,我們“追求幸?!钡淖谥紱]有變。那么,哪種擇偶觀能讓我們更容易獲得幸?;橐?擇偶觀的變遷到底是進步還是后退?人們在擇偶的時候又面臨哪些困惑和誤區呢?聽聽婚戀專家是怎么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