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自主學習”?《語文課程標準解讀》定義: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即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那么,教師如何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呢?
一、創設一個生氣勃勃的課堂。讓學生樂學
通過探索解答不斷提出問題,不僅可以溫故知新,而且可以激發源源不斷的思緒,培養自信心,有效地發揮其自主性,學生在愉快的思考過程中把握課文內容,領會知識要點。把課堂比作舞臺,讓學生在舞臺上盡情地表現自我風采,教師只作些點撥、引導,給學生“爭鳴”之樂。我在講完《孔乙己》之后,在課堂上提問:孔乙己被摧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范進發瘋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造成二人如此境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這樣一個開放性綜合性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回顧、比較、分析,讓他們各抒己見,激起討論的熱潮。幫助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給學生成功之樂。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可設置不同梯度的思考問題,布置作業因能力、因人而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快樂。如教學《白楊禮贊》一文時,我結合學生實際設置了三個題: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白楊樹的外形特征。②從白楊樹的外形你能聯想到它的內在氣質嗎?③作者刻畫白楊樹這個藝術形象,有什么用意?這三個問題的難度依次遞加,三個問題分別找差、中、優三類學生回答,使基礎不同的學生都嘗到了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及時地予以鼓勵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學習。
二、以學法指導為突破口。讓學生會學
學法指導可以由淺入深。開始,教學生圈點勾畫的方法,如用橫線畫出重點句子,用波浪線畫出優美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用問號標明有疑惑的句子,用著重號標出關鍵詞語。圈點勾畫法因課文的不同而不同,針對課文隨時指導。形式上的適當統一有利于討論交流,這種基本方法的堅持運用,學生就會形成良好的習慣,自覺地形成思考的習慣。在學生圈點勾畫的基礎上,繼續指導其運用批注法,運用眉批、腳批、旁批、夾批等。旁批主要批內容概括和寫作特點方面,夾批為重點的詞語和語境含義等,腳批為注解內容,眉批為疑難問題的提出和理解。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寫好學案,是實現語文自主學習的關鍵。如何指導學生設計“學案”?第一,學習目的,即一篇具體的文章所要求必須達到的學習目標。第二,時代背景。即文章產生的歷史條件和作者的主觀創作意圖。第三,作家簡介,學生課外收集一切可能收集到的與該作家有關的材料。第四,主要內容,包括文章主旨、層次結構、寫作特色、難句釋疑等。第五,問題質疑,分條寫出疑難問題,在教師精講或問題討論中求證。第六,學習心得。第七,備注,即材料收集,引用以及相關說明等。緊接著出示同類課文,進行拓展性閱讀,學習期間,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如學完《白楊禮贊》,馬上選學陶鑄的《松樹的風格》,通過兩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抒情散文的方法,這樣,既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也發展了其獨立學習的能力。
三、以生活為學習語文的大課堂。讓學生自主學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必須仔細思考學生在有關本節課的知識方面已經積累了哪些生活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現象與此有著密切的聯系,此類知識又是生活中何種現象的反映,是對一系列什么生活現象的概括與升華。讓學生逐本求源,真正實現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統一。從而啟發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從已知悟出新知,從書本上的知識道理聯系出社會的知識和道理。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學思想,讓生活成為學習語文的廣闊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書,也是語文能力培養的源頭活水。把生活作為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大課堂,有意識地聯系生活,讓學生積極投身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自主用語文,報紙要翻,新聞要聽,中外名著要讀,名勝古跡要賞,山川河流要游,人情風俗要解……總之,生活處處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經驗之談。學生只有在生活這個大課堂中自主學習語文,自主運用語文,語文自主學習這棵大樹才會枝繁葉茂,結出豐碩之果。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