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學科教師的課堂教學總是需要一些教具、實物、模型或者課件,以便讓知識更能為學生所理解。但我們卻很少聽到班主任工作需要什么道具、課件,似乎班主任的最先進武器就是一張嘴,一支筆和一腔熱血。自從有了數碼相機,我的眼睛便學會了發現,每周班會上的內容也不再是枯燥的說教,而是鏡頭回放,情景再現。同學們對這種方式都很歡迎,同時也在欣賞和感受中改變著自己的行為。
一、用鏡頭把學生平時忽略的細節呈現出來,讓學生自省
新接一個班,同學們聽講時的姿勢多種多樣,有東倒西歪的;有伏桌待睡的;有摳手玩指甲的;有做小動作的;還有彎腰駝背的……我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創設情境、以趣導人、精彩講解、激發興趣外,就是在學生狀態不佳和其他任課老師教學時拍下他們各種各樣的聽課姿勢,在周一班會上再現,讓他們自己欣賞,進行好與不好、認真與不認真、正確與不正確的狀態對比,學生們頓時挺直了腰板并逐漸精神起來。經過一月的跟蹤拍攝、回放、對比反思,各科老師都感到課堂上學生精神面貌改變大,教學效果逐漸提高。
做操時,總有幾個孩子偷懶,動作不到位,夾雜在隊伍里顯得很突出,我就拍下來讓他們欣賞自己在隊伍中的形象,真是百聞不如一見,下次他們做操時動作自然標準了許多。
二、用鏡頭把學生真實生活的精彩細節呈現出來,讓家長一起分享
學生的生活是真實的,學校生活是快樂的,而家長對孩子了解最多的是分數。我就把學生聽講時的專注、作業時的認真、討論時的激烈、試驗時的興奮、講解時的精彩、朗誦時的動情、運動時的拼搏、衛生時的整潔、獲獎時的甜蜜、升旗時的莊重等,用照片記錄下來,發QQ給孩子,使孩子不但得到鼓勵,還能與家長一同分享校園生活的美好。這一舉動使許多家長深受感動,他們不但對學生的真實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對教師工作的辛苦、細致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收效很好。
三、用鏡頭把教師眼中的世界呈現出來,讓學生放飛理想
除了拍一些同學們熟悉的校園生活,我每次外出聽課、參觀、學習、交流都拍很多照片回來與同學們分享。有天安門莊嚴的升旗儀式,還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上英雄們的光輝形象;有山村小學艱苦條件下學生渴望知識的眼睛,還有在大中城市學生在優越環境中愉快學習的幸福;有清華大學清華園的引誘,還有廈門大學教授的揮手……這樣就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面世界的窗口,讓學生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學生們為我的鏡頭給他們帶來的喜悅而歡呼,我的鏡頭也促使學生們的行為在變化。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