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開放性問題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在全盤思索的同時應該從多方面、多角度預設課堂提問?!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曾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問題設計也要具有開放性?!币虼?。這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可以彰顯學生個性。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我注重從多層面多角度預設課堂問題,力求做到問題的開放性,以激活學生發散思維的空間,達到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一、從注重情感的角度設計
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初步感知文本時,對文本中的人或物往往會產生喜愛、厭惡、贊賞、痛恨等不同的情感態度。作為老師應該以此為切入點設問,有助于引導學生把握人物性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如學習《社戲》一文,當涉及到分析人物形象時我問道:如果你來到平橋村,你愿意和誰交朋友呢?并簡單說說原因。這個問題給學生留下了一個較為廣闊的空間,在此可以顯示學生各自的情感態度。
生①:我愿意與雙喜交朋友。因為他很大膽,有魄力,有主見。比如他向迅哥兒的外祖母和母親打包票,迅哥兒才有機會和他們一塊兒去看戲,又比如說當大家都到阿發家的豆田里摘了一捧豆后,是雙喜讓大家不要再偷。
生②:我要和阿發交朋友。雖然文章中阿發出場不多,可我從他“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這句話中覺得他善良淳樸,慷慨大方,不像有些人斤斤計較。這樣的朋友值得交。
生③:我愿意與桂生交朋友。因為桂生對客人很熱情,又機靈又勤快。他為“我”買豆漿,當買不到時,還想著要給“我”舀水呢。他樸實,我喜歡他。
生④:我喜歡和六一公公交朋友?!拔覀儭蓖盗肆还亩梗瑩乃麜R我們,可他非但沒罵,還說請客是應該的,還送來了豆。我覺得他心腸好,為人厚道,特讓人感動?!?/p>
從上面學生的回答中,我不僅看到了學生的個性情趣,更令我欣喜的是學生對人物的性格把握比較到位,并且他們也似乎領悟到了一些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從想象的角度設計
好多文學作品看上去都有許多“空白”之處,而這些“空白”正是作品給讀者留下的聯想和再創造的空間。讀者可透過這些留白去想象、思考,想象力越豐富,創新能力則越強。因此,有效利用文中的“空白”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我的叔叔于勒》,若瑟夫一家像避瘟神一樣避開了那個極盡窮相的老水手。這是因為他們發現眼前的于勒竟是一個再度淪落的窮光蛋。此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于勒的再度破產是假裝或是有意試探菲利普夫婦的,那么其兄嫂發現后又將如何呢?
問題一提出,整個教室立即活躍起來,同學們議論紛紛,都在尋思揣摩菲利普夫婦的心理變化及行為表現,有些同學試圖寫篇短文來刻畫此時的人物表現。有個同學是這樣表述的:當菲利普夫婦發現極盡窮相的于勒身后遮擋著一個豪華大皮箱,而且聽見旁邊有人在議論,“這老頭真怪,聽說他在那邊發財了,怎么還裝窮?他想做什么呀?”時,便急忙上前格外親熱地去幫助安慰于勒,并請兄弟回家和自己過幸福的日子,不要在這里受苦受累了……有些同學的想象更奇妙,語言也詼諧幽默。
三、從體驗的角度設計
體驗是人由客體的刺激而生成的切身感受?!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同一部作品,由于讀者的認識水平、生活經歷、思想境界的不同,體驗也不一樣。如學習《一面》一文,我曾經設問:課文中三次描寫了魯迅先生的外貌,說說你對魯迅先生外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從外貌描寫中,你還體會到了哪些東西?同學們眾說紛紜,有些同學談魯迅的頭發,有些同學談魯迅的胡子,有些人說魯迅的長衫等等,但是都能把落腳點放在魯迅的為人和藹而且具有風骨的特點上。
當然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方法靈活多樣,但我認為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要問得巧妙,力求問題擊中學生的興趣點、情感的共鳴點、思維的興奮點,只有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空間,打開學生的心鎖,提高學生的心智,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語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終極目的。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