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語教學中現存的三大弊端
1 大班教學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一般每個班級的人數在50人~60人之間。在這樣的大班級中,成員過多、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相互溝通的機會就會減少,情感聯系就會減弱,教師難以照顧每一個學生,這樣就會使少數學生有被教師和集體冷落的感覺,從而產生消極的情緒。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都很明顯,不同的需求會導致心理沖突,影響課堂氣氛,形成消極,甚至是抵觸情緒,使課堂教學不能得以順利、有效地進行。
2 傳統教法
受“應試教育”、“升學率”的影響,教師把持課堂的現象仍很普遍。而傳統的英語教學基本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位置,成為知識灌輸的對象,個性潛力也被扼殺,這種狀況既阻礙英語教學的開展,更阻礙素質教育的實施。平時教師在上課時常用一張嘴、一支粉筆、一臺錄音機、一張講臺,或至用一用多媒體,就構成了一節課。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和展現自我能力的時間和機會,因而使學生變成信息的被動接收者,甚至成為“漏勺”,成為做題的機器,造成大部分學生只會做題卻不能在實際需要中靈活自如地活用英語,久而久之就使他們對英語失去了興趣。
3 興趣轉移
目前,有不少學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學習英語的興趣轉移到理科上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不少學校把英語作為“副科”。英語課多排在下午第二三節;由于學生平時不重視英語的學習,在期中、期末考試中成績較差,故認為英語難學而過早地失去學英語的信心。(2)部分學校在初一英語師資配備上相對較弱,有不少學校把能力較強的英語教師安排在初三年級,因而形成了初一英語基礎相對不夠扎實的局面。(3)初一教師在英語起始教學中對音標教學和如何記憶單詞上不夠重視,造成了學生單詞記不牢、不愛動口、存在畏難、膽小怕羞心理。因而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
二、解決初中英語教學弊端的對策
針對上述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三大弊端,筆者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并提出如下幾種對策。
1 全班分組教學
根據初中生有較強的求知欲、表現欲、求成欲這些特點,我們可以把教學班的學生大體按座次編排成學習小組。全班學生共分成若干小組,為每組學生序列編號,注意上、中、下各類學生的組合搭配,每組設一個組長。每節課都要以小組為中心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最后歸納總結,這樣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同時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幫助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使其所學語言知識及能力從中得以鞏固,一舉兩得。小組展示結束后,評出優勝者并予以鼓勵。在記分時把分數分為紀律分和表演分,以便更好地控制課堂紀律。為了獲勝,學生會在每次課前自覺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使學生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學習的積極性得以調動,學習的熱情得以激發,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得以施展。
2 合理分配時間
根據心理學研究,初中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的時間約為30分鐘。依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在英語教學中采取師半生半的時間分配,把時間留給學生操練。這樣既能使大多數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又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教師的教學內容,同時也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教師可以走近每個學生,了解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狀況,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節教學側重及教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備一桶水。外語教師要熟練地掌握教材,駕馭教材,掌握所授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相關的學科知識,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
相信隨著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會讓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夠愛學英語,會說英語,相信初中英語教學的明天會更好。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