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則是如何讓全體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近幾年來,我在語文整體教學改革實踐中,注重激勵。實行分步引導。收到了初步成效。
第一步:抓住契機。用新穎的教學法吸引學生。
1 重視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教學常規。
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看書。在學習課文時,必須邊讀書邊做書間筆記。
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語文整體教學改革的練習大多在課內進行,要求當堂完成。聽記答題訓練,一個答題自成一個段落,一個字一個標點均占一個格子;每次都要求在22分鐘內完成,練習必須規范操作過程。每次練習都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不翻書不討論用黑色筆作答;第二步用藍色筆自改;第三步用鉛筆互批互改。做到這些要求,關鍵是教師要堅持正面引導,循循善誘,持之以恒。
2 根據語文整體教學改革要求,設置多種課型。
我把每周的語文課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導讀課,用于新課教學,安排周一、三、五三天;另一類是演練課,安排周二、四兩天。聽讀課文的導讀重在文章的閱讀分析,側聽說課文的導讀重在聽說練習指導,側寫課文的導讀重在指導寫作;演練課則分為:聽記訓練課、演練課(說話訓練),課本劇演出(亦稱學學看)等。幾種課型既有規律又十分靈活地交替輪流出現,使學生對學習語文課有新鮮感,不覺乏味。導讀課內,個人單獨鉆研課文與大小組討論結合,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活動與教師的精講輔導結合,既緊張,又不斷地轉換形式,符合學生思維規律。聽記訓練的演練活動,有學生獨立答題,也有自改、互批等教學流程,及時反饋,及時糾正,緊張在課內,減輕了學生課外作業的負擔。
第二步:激勵興趣,組織學生根據不同的基礎跳摘果實。
學生轉入學習的第二階段同化階段。同化階段的標志是:學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老師的觀點、意見。它不同于服從階段,它不是完全在外界的壓力下形成與轉變態度,而是出于自愿。在同化階段,他人和群體氛圍的吸引力也是很重要的。為了使學生在同化階段持久地自覺自愿地學習語文,必須不斷地激勵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形成群體學習的氛圍,讓學生去跳摘果實。
1 導讀課讀、做、比、改的要求:
讀:學生帶著老師提出的啟發性問題自讀課文,增強了自學的針對性,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做:做書間筆記。在書上尋找教師提出的問題答案,對課文進行評注,要求做完整的書間筆記。改:組織學生在學習組和大班發言交流。要指導學生及時吸收同學發言中正確的信息,及時修改補充書間筆記。教師在課堂上精講的要點,學生也要在書上及時做好書間筆記,并改正錯誤的書間筆記。比:采取檢查、提問等方式,了解同學的讀做情況。并讓學生自我小結:跟學前比,我懂得了什么;跟同學比,存在什么差異,進行自我完善。
2 演練課讀、做、改、比的要求是:
再讀:一篇課文要做幾次聽記訓練,每次練習前,都要認真讀一讀課文。在反復的研讀中溫故而知新。要在熟悉課文內容,掌握課文的基本思路和文章結構的前提下,掌握好每個知識點,為演練課的聽記訓練作好準備。
再做:做聽記訓練。開始時,聽記訓練題數量可以少些,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強,題量可以逐漸增加,最高題量可達30題左右。
再改:先是用藍色圓珠筆自改,可翻書,可問同學或老師。后是互批互查,一好一差搭配,優差互補。教師在評分時,對自改認真的,仍可給好分數;自改不認真的,得分就低。要鼓勵學生自改,主動改,認真改。對互查中不認真自改的學生,要及時教育,以防自改走過場。
再比:通過檢查、評價,鼓勵進步。學生做了練習,了解了別人,也看到了自己的成績,看到了不足。再通過小結,自我激勵,不斷完善。
反復進行讀、做、比、改,是反復的學習吸收和信息反饋,知識的深化。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增強了能力。獲取知識的成功,必將促使學生產生再學習和再成功的良性循環。
第三步:自覺加壓,讓學生在學習中繼續提高。
學習語文,是學生的學習任務。既是任務,必然有一定負擔。當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了一定興趣時,這種學習的負擔也就轉化為一種樂趣。讓學生在有興趣的前提下自覺自愿地進行刻苦學習,也是可行的。我的做法是:
1 創造條件,鼓勵學生爭當小老師。
安排一定的課文,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通過自學,小組討論,推選代表,由學生自編教案,確定恰當的教學方法,由學生自己給自己講課。
2 為學生創造爭分數的機遇,鼓勵學生通過努力爭取好分數。
分數是學生的命根。目前的狀況下,可以利用分數巧妙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地去學習語文。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