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的確立應體現認同性
有些班主任接手新的班級后也試圖采用目標管理來管理班級,但是在預設和制定班級的奮斗目標時,要么是不加調查就“閉門造車”,要么是交由幾個班干部隨便“炮制”,所提出的目標往往缺乏群眾基礎、激勵性和操作性,最終成為一個擺設,這樣的開局就決定了目標管理的成效平平。筆者認為,采用目標管理最關鍵的一環就是目標的設立,因為目標方向正確,工作效率越高,管理效能就越高。班主任接手一個班級后,可首先采用與學生民主商議的方法來確定班級目標,因為這樣可以使目標更符合班級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使他們獲得心理投入的體驗,增強其主人翁責任感,更有針對性和可行性,可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目標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更符合學生的意愿,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這樣就使得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更具有激勵作用,執行起來也會容易得多。民主確定班級目標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形式,即先由每個人提出班級目標,然后分小組匯總討論修訂,再提交班委會匯總,由師生(包括科任教師)一起討論擬訂目標草稿。也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即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先提出目標草稿,再交由小組討論進行修改,最后匯總出“準”目標,交全體學生討論通過,制訂出總目標。
二、目標的實現應體現分層性
目標確立后,班主任應該同全班學生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識,同呼吸、共命運,力爭實現目標。因此,班級奮斗的目標確定以后要把目標進行相應的分解細化,體現目標的層次性,目標分成遠期目標、中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遠期目標是班集體成員在某個學習期間經過努力奮斗要達到的目標,也是對學生以后工作和生活有積極影響的目標;近期目標是結合本班、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步驟落實在班集體近階段的具體任務而要達到的目標;中期目標介于兩者之間。在制訂目標時,要將遠期目標分解成中期目標、近期目標。每一個近期目標的實現即是向中期目標靠近了一步,多個近期目標構成了中期目標,多個中期目標實現以后,班級的奮斗目標才能最終實現。不妨先讓全班學生從沒有一個人遲到這樣的小目標去奮斗,小目標實現后,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自豪感會逐步加強。同時,隨著班級榮譽的增加,班主任應該及時引導學生向新的更高目標前進,這樣就會逐步達到或實現開學初提出的中遠期目標。反之,如果確立的目標不能分解細化,學期中間不能及時用目標刺激激勵,就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產生挫折感,動搖學生對班主任、對班集體的信心。這種消極情緒需要相當長時間、做大量的工作才能轉變和消除。
三、目標的結果應體現反思性
反思是對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提出的一項要求,其對教師個人專業成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樣,我個人認為這一方法在班級目標管理中也適用。每學期至少分期中和期末兩個階段組織全班學生和科任教師召開班級建設反思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干部、一般學生和科任教師肯定班級前期所取得的成績,適當進行獎勵,有時是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真誠的鼓勵。這都會使學生充滿自豪感,并不一定和金錢或物質掛鉤。比如學生在競賽中獲獎了,有時我自掏腰包,買來日記本、活頁紙或者圓珠筆之類的獎品,在主題班會上頒發給學生。但大多時候,我給予學生的獎勵卻是欣賞的眼神、真誠的微笑、贊揚的鼓勵。同時要反思發現班級所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表現反思自己存在的相應問題,提出應對措施。最后,對于主題班會的個人反思結果書寫收集張貼在班級前邊,讓學生間相互監督、相互促進,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總之,班級管理是一項事業,需要每一位班主任不斷奉獻;班級管理是一門科學,需要每一位班主任不斷研究;班級管理是一種藝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不斷追求。—個優秀的班主任肯定首先會在一線的班級管理中不斷砥礪自己的理念和思想,不斷探求和完善自己的目標管理藝術。
責任編輯 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