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研究性學習是一種課程領域,因而開發研究性學習的課程資源非常重要。
如何合理選擇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需把文獻資料與現實生活中的“活”資料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合理開發本土化課程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
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衡量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標準,反映著個體在思維活躍性、深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方面的差異。因此,古往今來的學者都高度重視發現和提出問題在學生培養中的作用。
引導學生根據學校區域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學校實際、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其發展需要,聯系實際生活,發現和提出系列問題后,還需在老師的指導下,將問題轉化為可探究的課題。
一、研究性學習中本土化課程資源中學生課題點評。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從眾多可研究的內容中,抽取并形成感興趣的課題,通過積極討論交流,學生中涌現出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課題。本文以《走近蘿崗特產》課題為例。
當初選取這個課題時,組員只有2個人,后來增加到5個。初期,他們在選題方面下了許多功夫,面對形形色色的課題,他們對每一個都很感興趣,但卻不知道接下來該怎樣研究。后來,在翻閱地理雜志時發現,原來值得研究的課題就在身邊——自己的家鄉蘿崗。
蘿崗地區眾多物產聞名海內外,主要有蘿崗糯米糍荔枝、蘿崗碧玉荔枝、增城掛綠荔枝、蘿崗甜橙、大果甜楊桃、大果楊梅、黃皮、番石榴、烏白欖、龍眼、增城絲苗米、高腳菜心、九佛白蘭花、九佛麻雞、火村冰鮮雞等。其中,蘿崗糯米糍荔枝、蘿崗甜橙被評選為廣州市名優產品。
為了推廣蘿崗、吸引世人,他們小組便決定以“走近蘿崗特產”為課題。
經過正式的開題報告之后,課題組擬訂出一份關于蘿崗知識的調杳問卷,向校內、校外發出。經過對問卷的研究及分析,他們又進一步明確了各個組員的任務。將近兩個星期的收集及整理,組員把成果交給組長。一周過后,他們的作品已有了一個雛形。之后,組員又參觀了蘿崗的一些特產的種植地和加工地,進行了實地拍攝及調查訪問,更加了解了蘿崗特產。
正如課題組長所說:“對于每一個熱愛歷史,熱愛祖國的同學來說,這次活動是一次享受的過程,在活動中,我體驗到了蘿崗的鄉土氛圍,以及蘿崗的歷史底蘊。我以后更要加倍學習,以回報這片養育我的土地?!?/p>
二、研究性學習本土化課程資源開發自我總結與反思。
在學生中確定的主題還很多,譬如《近五年來蘿崗區南崗河水質狀況調查研究》、《蘿崗地區古村落的歷史探秘》、《蘿崗街攤販無證設攤帶來的影響分析》……一位課題小組長說:“我負責組織小組成員共同研究,并完成了本次課題。在此次活動中,我和組員一同制作了一套幻燈片,從收集資料開始,到整理,排版,再到修飾……雖然辛苦,但卻能從中獲取知識,獲得快樂。總之,這是一個自我探究的過程,自我學習的經歷、自我發現不足并不斷改進的活動。相信我們下次會做得更好?!?/p>
品讀學生的感悟體會,我感到研究性學習課程為學生開辟了一塊探究的樂土,是學生實踐的同地。學生們在過程中得到了鍛煉,他們更加自信。
作為指導教師,我們應根據中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興趣特點,開發家鄉歷史地理、自然環境、文化藝術、民俗風情、觀光旅游等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學習內容。
把學生身邊的事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既有利于提高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可行性,又有利于培養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以及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