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年少輕狂時
肖君茹
有俗語:“人不輕狂枉少年。”我仍年少,要找出那一兩件輕狂放縱之事不難。誰敢說自己從未有過這少年狂?
不大不小
十五六歲,不大,也不小。去KFC點餐,一聲“阿姨”脫口而出,小時候媽媽不是說過么,要有禮貌,喊阿姨,還有人夸過我呢。可是、我忘了,我長大了。KFC的MM被氣得干瞪眼,自己卻腳底抹油——溜!
逃課
目送老媽的背影遠去,邀上幾個好姐妹、鐵哥們。石頭剪刀布,輸的留下打掩護,贏的便這樣浩浩蕩蕩地排隊走人,心中默念,你們就哀怨吧,誰叫你們輸了?就這樣,雙休日回來了四分之一。
張揚
在大街上扯著嗓子吼唱著:“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無視路人或好奇、或詫異、或鄙夷的張望。怎么著,我們就是要抓住幼年的尾巴。不怕丟臉。率性而為!
義氣
好友相邀,有人找麻煩。去充充氣勢。不動手就跟著起哄,一開打立馬逃跑……
悸動
那一年,覺得那個不甚白的男生好迷人。字秀氣,文筆超好,頗有小四之風。幽默風趣,逗得我笑開懷。清爽干凈,沒有那討厭的汗味。愛奶茶,不喝汽水,就這樣因他小鹿亂撞,迷戀得不可自拔。兩年后,再看,嗯,我當年近視得太厲害了……
傷痕文學
一度狂追小四,熱捧饒雪漫。后來,當我想用45°角仰望天空時,我卻找不到了我的量角器。便明白,生活不是小說。
網游
建個號,充個點,小練升級,換個裝備,拜個師,組個隊,開上“自動戰爭”。直到兩眼發直,大腦空白。但卻樂此不疲。何苦?
雖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可我要說:“人若永狂只成厭。”有些事。該適時而為。坐在教室,低頭,奮筆痰書,抬頭,陽光燦爛,不亦樂乎?
猶憶雨落花臺時
鄭 田
江南是水做的,它如琉璃般空靈。還有幾絲被詩化的神秘。在我的印象中,水是多變的,但又是永恒的。這兩個特點,矛盾又和諧。撇開喧囂擾雜,就讓小雨輕惹芭蕉,飄向心中那片無瑕的圣地……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如是說。值得他用如此詩句來贊頌的,也只有江南的雨了。與之相比,塞外的驟雨就有些急躁,青島的細雨就有些單調。為我所喜愛的,惟獨江南的雨,美麗,優雅,又不失其清新活潑之本色。
不知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時,盼望著明天深巷里的杏花香,可否感到一種蓬勃從雨中彌散?
雨落花臺,沾濕一行青苔。透過歷史,我向燈火闌珊之處眺望,是的,我看到了如雨、如詩的伊人在水一方,朦朧了江南,白衣素袂,裙帶紛飛。她們的靈魂都有一種共同的印記:江南。
首先是易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的詞總是蒙上了一層哀傷。李清照呵,你在愁什么?是那早已飄零的愛情,是凄苦孤寂獨自流浪的心靈,還是為了搖搖欲墜的南宋偏安的朝廷?李清照的命運被這世界徹底吹散,空余“人比黃花瘦”的愁,如她的詞一般綿延不斷的愁,愁出了易安詞人獨有的精神魅力。她的愁,恰似那綿綿秋雨,寄托無限愁思……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就是這么一個夢幻般聰慧迷離的顰顰,為寶玉流盡了一生的淚。這樣,也算是償了他三生石前的甘露之恩了吧!“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只有江南,才能孕育出如此聰慧脫俗的奇女子。黛玉的憂郁似雨,靈慧似雨,遺后人一彎蒙蒙夜雨,落不盡黛玉感傷的珍珠淚……
雨,輕輕彈,彈在丁香般姑娘的油紙傘上,彈在李香玉染上點點殷紅的桃花扇上,彈在江南別具一格的小橋流水人家上,彈在李煜的“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棵,夜長人奈何”的《長相思》里。
這個夜里,江南的白墻黑瓦,被雨滴徹底凈化,古樸的門鎖上,斑駁的銅綠正將人的思緒勾向正飄灑著點點雨絲的歷史,美侖美奐……
猶憶雨落花臺時,
伊人如雨,愁如詩,
落花紛飛的江南,
是他們葬花時留下的淚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