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不下寄宿的女兒
7歲的女兒讀的是寄宿學校,她很快適應了離家在外的生活。我這個當媽的卻遲遲不適應,上班時想女兒想得直哭,晚上徹夜難眠,擔心她睡不好,擔心她出意外。我動不動就給她班主任打電話……我很想讓女兒走讀,但是老公和公婆卻不同意。
愛孩子是母親的天性。孩子剛一離開家就全托,的確需要做母親的適應一段時間。不過你的孩子都適應了,你應該感到欣慰才是,怎么還會出現這么強烈的反應呢?如果你的感受讓女兒知道,會強化她“在外面不如在家”的意識。等到她不想去的時候,你再想送走就難了。
孩子是我們的,也是社會的。能讓她盡早地適應集體生活,對她與人相處、磨煉性格以及形成包容的品格非常必要。“睡不好”又怎樣?這么小就“失眠”說明她開始學會思考了。“怕她出意外”?難道你把她抱在懷里就沒有意外嗎?就算你把她放到保險箱里,還有失盜的可能。
再愛孩子的父母,也不可能伴隨孩子一輩子。哪個家長能舍得,哪個家長就先贏了一步。最好的愛不是抱緊,而是放開。健康的愛應該是以為對方負責為第一位的。只顧自己的感受,那不是愛,是需要,是占有,是剝奪,是毀壞。理性告訴我們,任何一種不利對方成長的愛,都不是真愛。溫室里永遠長不出參天大樹!
上私立高中的女兒變“壞”了
我們花了一筆錢,讓原本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女兒,進了升學率更高的私立高中。沒想到她進去后,成天跟幾個富家千金比吃穿,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我們現在想幫她轉學,女兒卻死活不肯,說轉學后無法適應新環境。而這也是我擔心的問題。
青春年少時,人開始“愛美”,尤其是女孩子。而你們不斷地對她提出的要求予以滿足,她當然會變本加厲了。奢華的生活,一般人都會渴慕,更何況孩子?但是,在他們心智尚未成熟的時候,如果過分迷戀物質,就不可能再有心思學習。更可怕的是,因為過早貪圖享受,迷失了自己,從而導致墮落。
能把孩子送到貴族學校,可見你們的經濟條件也非一般,但當鐵的事實擺在面前,你們就會發現,有時錢是萬惡之源。當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富有而喪失自我時,金錢能讓她偏離正路,走向歧途。她以“無法適應新環境”不想轉學,這是借口,實際她不想離開這種“享受的環境”。轉學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轉得了學,轉不了“心”。當務之急不是轉學,而是要讓她明白:作為一個女孩子,能否靠“穿著打扮”讓自己變得有能力、有價值、高貴而又有尊嚴?如果不能,她該做出怎樣的選擇?讓她學會“為自己負責”就是最好的教育。
23歲的兒子宅在家里
我是一個單親母親,兒子23歲了,大學畢業一年了還待在家里,晚上上網、白天昏睡。要是他積極努力地投簡歷、找工作或者繼續學習也就罷了,問題是他從未動過找工作的念頭。每當我讓他找工作,他都說:“你又不是養不起我,我要做宅男。”
你的兒子能有今天,絕非一年兩年造就的,而是長期形成了懶惰、自私、沒有責任感的人格缺陷。回首他的成長過程,作為單親母親,你一定覺得對兒子有虧欠,不想讓兒子再受什么委屈,所以,凡是你能做的,一定不讓孩子做。作為母親,你一定認為這才是最“無私的真愛”。
但你可知道,過分的保護和溺愛,就是扼殺人斗志的劊子手。現在他變成如此這般,難道全都是他的錯嗎?他愿意這樣嗎?當然,反省不是為了自責,而是為了覺悟,為了拯救。不是別人救他,而是他自己救自己。他必須清楚:媽媽會老,會有不在的那一天。將來他必須一個人面對現實,沒有任何人可以成為他的依靠。
如果你愛你的兒子,就請讓他立刻離開家,哪怕吃不上飯,也要面對。只有這樣,才可能激起他謀生的欲望,才可能明白,一個男人的尊嚴是靠自己雙手勞動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