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媽媽突患心臟病去世后,我就失去了高興的能力。和家人旅游,得到心儀已久的禮物,這些本應該很高興的時候,我都會很難過地想起媽媽。我總是悲哀地覺得:“什么都好,只可惜媽媽不在了。”這樣的我很難受,還會影響身邊人的情緒。但我知道,自己恐怕永遠也走不出這個陰影。
一般而言,我們大概需要6個月的時間走出喪親的悲痛。在這段黑色的日子里,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零碎信息,都可能輕易觸痛我們敏感的神經,提醒自己必須去面對失去親人的殘酷現實。
之后,漸漸地,我們會發現時間的神奇作用。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依然,但其中的痛楚滋味卻開始日益降低。再之后,我們還是會在某些特別的日子里,經常想起那個人,但更多的情況下,是重溫那些曾經和他/她一起度過的美好的日子。
如果你的悲傷已經持續了更長的時間,最好的方法也許就是找個心理醫生獲得專業幫助。理論上講,我們對某個重要人的離世難以放下,很可能預示著在他/她身上還有自己某些“未了結”的愿望。比如說,你覺得自己欠母親一個抱歉(或者正相反,是她欠你一個抱歉),一直準備著找個合適的機會把這抱歉(也可能是感激、憤怒、委屈等等)說出口,但母親突然的去世卻讓一切都變得來不及。給媽媽寫封信吧!把你一直想說卻始終未曾跟她說過的那些話,一一用文字記下來。時間會幫你把這一切傳達到媽媽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