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值得紀念的一期,因為,《婚姻與家庭》雜志已經走過25周年。而這25年來,因為有眾多讀者的陪伴,它才會走得如此精彩。
在這一期,我們精選了3位各具特色的讀者,他們用自己的故事,回顧展現了與本刊的親密聯系。
最“專業”的讀者
作為《婚姻與家庭》的忠實讀者和優秀作者,董麗燕老師的感觸無疑更深刻,也更專業。她親自寫來一封感悟信:
開始,我的家里到處放著這本雜志。后來,我也開始給它投稿,竟然成了有一搭無一搭的作者。同辦公室的小容老師,總是惦記著去閱覽室搶先閱讀新到的《婚姻與家庭》,回來后就會和我討論里面的文章。她的寶貝兒子剛剛一歲半,因此她對刊物上育兒知識、家庭教育的文章尤其感興趣。有時候,她會借回去拿給婆婆看。雖然她婆婆文化不高,但是很喜歡看雜志的文章,還愛感慨一句:“做人還是惜點福的好。”
我自己曾有過報刊從業經歷,目前仍有兩本季刊伴我左右。有一次,和小容這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議論為什么喜歡這本雜志,總結了它的特點:美麗而不嬌艷,這是它的外表;新穎而不獵奇,豐富而不龐雜,這是它的內容;生動而不輕佻,活潑而不放縱,專業而不晦澀,這是它的文字;通俗而不媚俗,這是它的風骨。
小容最近當上了班主任,面對正處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和束手無策的家長,她引用《婚姻與家庭》中的家庭教育案例,穿插在家庭教育講座中,講得妙趣橫生。
2010年,雜志改版了,信息量更大了,形式和內容也更時尚了,也多了一些靈動的氣息。套用一句郭德綱的話:“《婚姻與家庭》,你是喜歡看呢?還是喜歡看呢?”
最“危險”的讀者
2009年10月,編輯部接到曹勝華先生的電話,著實被驚嚇了一番。因為那天,他剛剛出獄。
當時的曹勝華正為自己惹下的兩起重婚案弄得焦頭爛額,而在監獄里的一個月,他從《婚姻與家庭》雜志里看到了自己的過去。
“假結婚把我給害慘了!如果我早點看到你們的雜志,就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曹勝華在電話那端追悔莫及。
曹勝華是一位美籍華人,當初在還未和第一任妻子離婚的情況下,與別人假結婚,只是為了幫助對方拿到綠卡。誰知綠卡沒拿到,對方也堅決不肯離婚。而曹勝華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后,先后又與另外兩名女子結婚,由此,引來了兩起重婚案官司。
從監獄出來的曹勝華第一時間撥通了《婚姻與家庭》編輯部的電話,他想傾訴自己的經歷,讓廣大讀者能夠引以為鑒。由于怕雜志不相信他的故事,他還帶著自己準備的厚厚一疊資料專程從重慶趕到了北京,向編輯講述了他的遭遇。
是《婚姻與家庭》雜志讓曹勝華理解了婚姻的神圣不可侵犯,而他過于感性的性格也讓他在婚姻道路上一錯再錯。不過最終,曹勝華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今年5月,曹勝華又打來了電話:“我終于再婚了,而且是清清白白地結婚了。”
最“忠實”的讀者
1988年,江蘇省揚州市獸醫站的站長戴良紅在郵局隨意翻閱雜志,當他看到《婚姻與家庭》時,覺得這本雜志“可讀性強,內容豐富”,當即就準備替獸醫站征訂。就這樣,戴良紅征訂《婚姻與家庭》雜志的習慣一下子堅持了十余年,直至他退休。
那時,獸醫站的人員還不算多,大家一有空就爭相傳閱《婚姻與家庭》。尤其是會計,她可是《婚姻與家庭》的“超級粉絲”,不僅每期必看,還常常將這本雜志推薦給親戚朋友們,有時看到單位里的年輕女同事遇到家庭煩惱,就會把從雜志上學到的夫妻相處之道轉述給同事聽。所以,《婚姻與家庭》讓這位會計成為了站里的知心大姐,也正是因為她的耐心開導和助人為樂的熱情,后來榮升為“副站長”一職。
時光荏苒,一本雜志見證了這所獸醫站里每個人的幸?;橐觯才惆橹麄児ぷ?、升遷、結婚、生子,直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