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基礎》這門課很多中職生感到比較難學,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將電路仿真軟件應用于該課程的教學,形象直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了教學質量,非常有利于教學。
關鍵詞:方法 仿真 電子技術基礎 實操
對于電子專業的中職學生來說,《電子技術基礎》這門專業理論課程是基礎,但學習起來較困難。主要原因:1.學生只有初中的數學、物理知識;2.課程中好多東西抽象、不易理解;3.生源不好,到職校讀書的學生基礎較差;4.學生早厭倦了整堂課聽老師說教的被動學習。
正因如此,在進行《電子技術基礎》的教學時,不能繼續用普通中學的說教模式。教學中要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下工夫,盡可能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把枯燥難懂的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易于接受。并且要把師生由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變為平等、和諧的關系,以仿真軟件為平臺,帶領同學們進行探索研究,引導他們得到相關的知識內容。具體有如下的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自信心
在一開始上這門課的時候(在計算機房進行),可以對同學們這樣說:不論以前學過的知識掌握得如何,只要想學好這門課程,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很投入,那么就沒問題,因為現在有一個很好用的軟件:Multisim 9。然后啟動該軟件,取電源、取電阻、連接成電路,用表測電壓、電流,改變電源電壓、電阻值,再測(每步都要說明軟件操作方法),得出所有同學應該知道的結論(歐姆定律的相關內容,電阻的分壓、分流、節點電流定律等),讓學生感受到知道有關內容的成就感,提升他們的信心,同時他們會對Multisim 9軟件有濃厚的興趣。
二、以Multisim 9軟件為平臺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同學們面前
剛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內,同學們還不會使用Multisim 9軟件,老師應該帶著同學一步步操作并逐步說明,引導同學從一些簡單的電路開始入手。例如,分別用直流電源和交流電源對電阻供電,用描點的方法找出電阻兩端電壓和其中的電流的圖像關系(一條直線,斜率與阻值有關,所以說電阻是線性負載);與此類似,給出測繪二極管伏安特性曲線的電路,并說明更改參數的方法和范圍,可以讓同學們測繪得到二極管伏安特性曲線,并由此得到二極管基本的特性——單向導電性,并且從圖線上就體現了它的非線性。
三、由教師演示向學生自主實驗(仿真)過渡,引導學生探究式學習
在同學們初步掌握了軟件的用法之后,就可以引導他們進行探究式學習了,因為這個軟件像一個真正的實驗工作室一樣,極為方便。例如,先給同學們提供一個靜態工作點設置合理的固定偏置單管放大電路,用示波器查看輸入、輸出波形,然后要求他們改變基極偏置電阻的阻值、改變輸入信號的幅度,觀察截止失真和飽和失真波形及對應情況下實際的直流工作點。這樣,引導學生主動探討問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意義構建。
四、仿真不能完全替代實操(實際操作),實戰不可缺少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Multisim 9軟件確實有很多的優點,但是它和實際還是有區別的,首先在安全性方面,軟件會彈出提示,而實際中呢?我們要是在實際中出錯就會損壞電子元件甚至儀器,因此一方面在利用軟件仿真時要說明或者提問實操中此刻要注意的事項,讓同學們有一定的印象;另一個方面就是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后,必須進行實操訓練。例如,在學習了串聯型穩壓電路之后,可以來一次實戰,在萬能板上搭一個簡單的串聯型穩壓電源,并對它進行測試。第一次實操一定會花較長的時間,因為仿真中連接一根線只要鼠標點兩下就行了,實際中則要學會使用電烙鐵進行焊接,對于二極管、三極管、電解電容等器件還要辨別清楚對應的引腳,就連電阻還要學會如何讀色環呢。
五、利用Multisim 9可以經常性地進行能力測試,有利于評價學習效果,同時也有利于發現好苗子
例如:利用仿真軟件的電路故障設置功能,給電路設置故障,可以考核學生根據現象和一些檢測手段去分析、確定故障點的能力。這樣就很容易區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的強弱。現在職業教育方面的學生技能競賽不論哪個級別,都是年年要舉行,為了能夠爭得榮譽,一定要選出最好的選手,這就要求選手有強的動手能力和扎實的理論知識,并且對電子元器件的見識要比較全面,利用Multisim 9進行能力測試,篩選出部分學生,再進行動手能力方面、綜合能力方面的篩選。
綜上所述,在《電子技術基礎》課堂上利用好Multisim 9軟件,可以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增強學生對電路的感性認識,培養他們對基本電路的分析能力,同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職業教育中心校電氣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