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要么是學習習慣不好,要么是學習方法不對頭,還可能是學習能力低下、學習基礎薄弱等等造成了一系列學習上的困難,致使學習成績不夠理想,成了班上的落后生。根據我十幾年的工作經驗,我覺得輔導學困生,教師必須要有“四心”。
一、要有愛心
教師有一顆熱愛教育事業的赤膽忠心,對學生的滿腔愛心。無論工作多么繁瑣、勞累,都不會覺得厭煩,人生就會多點快樂,少點煩惱。我想工作中有了這種愛心,再艱苦的工作對我們來說,也會是一種樂趣。
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困生,做學生貼心人時,師愛就產生了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學困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當教師把愛心灑向被遺忘的角落時,就為學困生撥開了心頭的烏云。
二、要有信心
教師要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要相信學困生不是頑石,是一群感情豐富的人。他們的心理思想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關愛幫助他們,他們就會進步。不要企圖一天或一周內就會發生奇跡,要相信“滴水穿石”的道理,對學困生有正確的認識和評估,相信每個學困生都有發展的潛能,能在某方面成才。
教師還要培養學困生學習的信心,要有李白的“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蹦菢拥暮狼楹汀疤焐也谋赜杏谩钡淖孕?。
三、要有耐心
光有了愛心做動力,但若對其艱苦性、復雜性缺乏正確的認識,看到學困生短期內進步微小或者沒有進步,教師就會灰心喪氣,中途搖頭嘆氣:“孺子不可教也?!弊罱K放棄輔導學困生。因而要轉化學困生,促其進步,首先教師要端正認識。同時這也是對教師意志的考驗,能不能做到不厭其煩地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始終如一地堅持輔導他們,確實要拿出“鐵杵磨針”的勁頭來。
四、要有恒心
教師在對其輔導的過程中也許會出現苦悶、彷徨、甚至失望的情緒,但只要有教師在輔導學困生方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學生終為所動,學有所成,一定會取得成功。
學困生的轉化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工作。教師輔導他們必須要有“四心”,其中某一方面做不到都會讓這項工作半途而廢,前功盡棄的。這是我通過十幾年來教學工作得來的一點感受。
作者單位:泰州市民興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