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小學數學預習作業,大量的抄、背、做給學生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死板固定的預習作業形式,逐漸抹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小學數學預習作業指導方法優化設計是為不同類型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數學預習作業,讓數學預習作業過程充滿快樂,培養興趣,培養成就感,培養自信心。對小學數學預習作業布置優化設計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可以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習觀,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養成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關鍵詞:小學數學 預習作業 指導
一、小學數學預習作業指導的功能
(一)預習作業為學生提供練習機會
教師設計一些數學預習作業可以為學生提供練習和鞏固的機會。預習作業既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運用和親自體驗知識、技能的教育過程。比如學生通過預習作業可以檢驗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保持技能水平、提高解題速度、增強解決問題能力等。
(二)預習作業幫助學生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指導數學預習作業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了解學生數學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準備把握教學指向,取得最佳效率的一個有力手段。通過指導數學預習作業,能使學生學會管理時間、制定課前預習計劃、培養學習能力和發展研究能力,學會查閱書籍和資料,學會排除干擾,從而預習的能力得到了鍛煉。
(三)預習作業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潛能
預習作業和課堂教學一樣,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發展的過程,從而培養了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預習作業鼓勵學生間和師生間的合作與互動,實現多方的智力交流,從而實現學生間、教師間情感、態度和人格素養的碰撞,實
現知識、能力、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和諧發展。
二、預習作業指導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不濃
部分學生由于小學學習基礎薄弱,造成了聽不懂課,成績下降的后果。再加上一些教師教學時重理解記憶、抽象思維;由于教師講得少,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多,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應大大加強,這些學生就漸漸地失去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預習作業形式單一缺少趣味性
由于小學數學知識難度大,學科量也大,趣味性的內容又相對較少,所以小學數學預習作業多是讓學生背誦概念知識或是做卷子上的習題,學生們已經厭倦了這樣的模式,不再充滿好奇心及新鮮感,這是造成學生不認真對待的另一原因。
(三)教師對預習作業指導不夠重視
教師習慣于把功夫下在課前或者課上,卻往往忽視對課后預習作業指導狀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只片面重視課堂教學,數學預習作業的檢查不及時等使得老師們漸漸地忽視了對預習作業的重視。
(四)預習作業負擔過重是學生應付的原因之一
小學教學還很難實現在預習作業指導上各科統一均衡考慮該指導多少才適中。往往每個學科的教師只是根據自己學科的狀況來指導當天的預習作業,每一個學科的教師可能都會根據當天的所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狀況,指導自己認為恰當的任務和內容,以鞏固和加深當天所學的知識。可是學生們所學的學科有很多,各科預習作業加起來可能就超過了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為了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一部分同學可能每天要學習到很晚才能完成老師指導的預習作業;一部分同學可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先做完,剩下的不能獨立完成的就抄襲;還有一些同學就只能選擇不寫或不交預習作業。
三、小學數學教師預習作業的指導方法
(一)預習作業指導方法優化應關注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問卷調查表明,小學的學生對數學興趣不濃,甚至沒有,把學數學,做數學預習作業當作負擔,因此應付心理嚴重,常出現不完成預習作業和抄襲預習作業現象。如果能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并且讓學生能有成功的體驗,這種現狀是可以改善的。尤其應當關注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題目的入口平臺應當關注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時常變換。在可能的情況下,應爭取多選擇一些與學生實際聯系密切的或帶有一定趣味性與創造性的題目。
例如,在學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后,38÷2與以前的8÷2、35÷2等雖然都是除法,但已有了很大的不同。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體驗到研究并不神秘,消除對學習數學的恐懼心理。
(二)預習作業指導方法優化應有即時性和針對性
及時,指的是預習作業的設計應與近期新學內容緊密聯系;針對,則是要求預習作業的設計指向性要強,要把設計的著眼點放在主干知識及其交匯點上,放在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避免人為地在題目中過多添加障礙,保障題目的真正效用得以充分體現。
我首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路程應用題”教學時布置了這樣一道題,從你家門口到學校門口有多遠?你是怎樣得來的?你來上學用了多長時間?比一比看誰說的較準確,誰的方法好。第二天學生匯總出了這些方法:
學生1:我家離校大約0.5千米。我先測出我的步距,然后數到學校門口有多少步,相乘得來的。上學用了10分鐘。
學生2:我家離校大約2.5千米。我先測出我正常情況下1分鐘能走多遠,然后看我到校用了多少分鐘,再相乘得來的。我上學用了35分鐘。
學生3:我家離校大約5千米。我是父親用摩托車送來的,車上有里程表,我們用了15分鐘。
還有騎自行車來上學的;有先走一段路,后又乘車來上學的等等,這為教師上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為學生理解“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打下很好的基礎。
(三)預習作業指導方法優化應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具有典型性意義的題目在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思想方法的作用是顯見的。典型性題目的設計,同時可以有效地克服普遍存在于數學預習作業指導方法優化中的“容量大、質量低”的不足,幫助學生提高、升華知識、思想與方法的效率。
如:在分析實際問題時,日常的用語經過提煉就變成比較精煉的數學語言了。
收集整理如下:
1.一條褲子48元;
2.上衣的價錢是褲子的3倍。
問題是:買一套衣服要多少錢?
用畫線段圖這樣獨特的數學語言來分析了這種數量關系:
這樣表達相當的直觀和精煉。這種獨特的數學語言也應該讓學生慢慢的理解和掌握。通過此問題的設計,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預習作業應適量
過多的預習作業,不僅加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負擔,也加重了家長的精神負擔。目前,學生近視低齡化、普遍化,其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學業負擔過程,其中預習作業又是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盡管預習作業有許多正面功效,包括改進學生的學習技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多的事實性信息,發展學生的自導性和責任心,以及促使家長對子女學校教育的參與等,但只重量而不重質的預習作業的負面影響更大。因此,教師設計預習作業要適量。
四、結論
預習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補充,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反饋與檢測,是連接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數學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數學學科教學寶貴的課程資源。小學數學預習作業指導策略是為了消除傳統預習作業形式中出現的弊端,使學生的人格在預習作業過程中得到尊重,使學生的情感在預習作業過程得到體驗,使學生的生命在預習作業過程得到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