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復雜而又意義重大的工作,擔負這一工作的班主任是學校班級工作的教育者、組織者和領導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也是學校目標管理的具體實施者,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自身的職責,遵循科學規律,樹立自身的威信,使班集體建設科學合理地發展。
一、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
孔子曰:“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行。”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最多,對學生的影響最深,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身教重于言教,從接班開始,我就把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我的形象作為工作的重要一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們。
曾經有一年,我接受一個初三班級,初二時就是每一個老師都頭疼的燙手山芋。第一天走進教室,就讓我目不忍睹,桌仰椅翻、紙片飛舞、食品袋、飲料瓶、牛奶盒子滿地。男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鬧,女生們嘻嘻哈哈的聊天??吹竭@種情況,我一聲不吭走進教室,拿起掃把把地面打掃干凈,然后又把桌椅重新擺好,其間有幾個學生在問:“這是誰呀?”等我一個人都整理好,才請同學們進教室上課。坐在老師親手打掃的干凈的教室里,而且老師沒有聲色懼厲的責備,全班學生一個個出奇的規矩。第二天,我依舊如此,有一些同學說話了,“老師,讓我們來掃吧!”我微笑著說,“不,這一周老師做值日?!币粋€星期后,我安排了值日表,結果每天值日的學生都非常認真負責,就連屋角也掃得干干凈凈。
教室衛生向來由學生輪流打掃,很少見過老師也做教室值日生。我這樣做了,而且做在學生之前,做的一絲不茍。學生由起初的費解到后來的肅然起敬,這就使我和學生之間產生了一種感情上的理解和交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到這個班級的熱愛,對學生的尊重,也使學生從中感到了壓力——我們應該向老師那樣做。
二、關愛學生,讓師愛如母愛
教師愛學生的方法能夠多種多樣,學生向老師表達情感也五花八門。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面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其他的動物不同的東西—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愛學生,就能載動教育的小舟,沒有這種關愛學生,小舟就會擱淺,教師熱愛學生有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于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尤其是我們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機會最多,事無巨細,都是我們的責任,就像孩子在學校的父母一樣,我們更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愛他們。
我們班有四個孩子,有一個是父母都是啞巴,母親在他八歲時嫌家貧窮另投他人,父親又因上山背樹摔倒而癱瘓在床,躺了五年后也撒手而去,留下他和奶奶相依為命;還有一個男生和女生,他們的母親都是外地人,也都是嫌丈夫沒本事,家里貧窮而棄他們而去;另一個男生,父親生病死亡,母親又患精神分裂癥。我了解了他們的情況后,深深同情他們,比起其他學生我給了他們更多的愛。平時家里有好吃的或零食,我都會帶出來分給他們一份,四人一視同仁。初一的端午節,給他們買了一樣的T恤衫,顏色各異。初二的端午節,給他們各買了一雙涼鞋,今年的端午節快到了,我在思考著該給他們買點啥。平時他們菜卡沒錢了,我先給充上,學費沒錢交。我給墊著,放寒假時,給他們發個紅包,這四個孩子學習也特別勤奮,特別懂事,尤其是那個女孩,在周記里向我吐露心聲,“老師,我真的想叫你一聲媽”!
家庭困難的孩子,我會給予更多的關愛,對于后進生和犯錯誤的學生,我們也會給予寬嚴之愛。無論哪一個學生,不犯錯誤不現實也不可能。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不斷犯錯的過程,我們要寬容他們,允許他們犯錯,等待他們改正。因此在平時工作中我總是努力使自己有愛心和寬容心。班級中思想基礎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通常表現為精力旺盛而又學不進去,思想活躍而又任性好動,對班集體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有一定影響。在教育轉化這部分學生時,我從建立和培養感情入手,親近他們、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如在班級活動中,象打掃衛生、出黑板報、拾金不昧、校運動會上表現突出的等等,我都及時給予他們表揚,使這些不管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極少獲得表揚的學生獲得更多的激勵。久而久之,這些原本已經失去上進心,缺乏自信心的學生,重獲自信,使他們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這樣的表揚比批評更具威力。
三、為自己“減負”,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
記得我第一年當班主任時,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事事操心。可是一次事件的發生讓我覺得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做得太失敗了。那次我去金華學習了兩天,結果班級里一塌糊涂。自習課大家吵吵鬧鬧的,班干部根本維持不了紀律,因為平時都是我自己罩著。教室垃圾遍地,眼保健操時間成了聊天時刻,同學們就像放假一般輕松,下課時間在教室或走廊狂奔亂跑,連課任老師也反映我不在的那二天課特別難上?;貋砗?,我反思良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老教師告訴我,班級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如果事無巨細都以個人頂著,你早晚會累死,而且還吃力不討好,哪天你離開了,就會像這次一樣什么都偏離軌道。我終于知道,問題的癥結就在于沒有很好的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隊伍。班主任、班干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再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F在我很注重班干部的培養,讓他們成為我的左膀右臂。學生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從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我分三步培養班干部:第一步是“扶著走”。對于新產生的小干部來說,會遇到一連串的第一次--第一次組織早讀,第一次帶領學生勞動,等等。在第一次前我都會耐心指導,手把手的教。第二步是“領著走”。這是半扶半放階段,班干部有了一些工作實踐經驗以后,我就可在各種具體工作之間,請小干部提前設想,提前安排,自己充當參謀完善方案。第三步是“放著走”。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后,我就放手讓他們大膽地工作。“放著走”并不是撒手不管,我有時定期召開班干部例會讓他們互相交流經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表揚敢于管理,獨擋一面的班干部,在班干部中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局面。通過這些培訓,班干部們能做到班級活動自己搞,黑板報自己辦,班級紀律自己管,班風學風自己創,班干部確實起到了“小老師”的作用,我就能通過聽匯報等方式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把一些不良現象消除在萌芽狀態。再次,我也能從繁雜的班務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解決一些帶有根本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貴新,鐃從滿,李廣平主編.新時期師德修養.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王寶祥,趙福江主編.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案例評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王寶祥主編.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培訓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雷曉鋒.學生班集體建設案例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9.1.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康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