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zhì)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chǔ),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愛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
一、愛生如愛子:潤物細無聲
前蘇聯(lián)偉大的理論家、教育家捷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好孩子。”我國教育家夏沔尊在教育中也始終如一地推行著‘愛的教育’的思想。他在課堂里,從不發(fā)火,更沒有訓斥、體罰,但學生都很尊敬他;他講課旁征博引、引人入勝,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他把學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充滿情感和摯愛,有人稱之為‘媽媽的教育’。正是因為有了教育前輩們的熏陶和感染,多年來,自己也不知不覺地當起了媽媽般的老師。每當看到有孩子紅領(lǐng)巾沒戴好,扣子沒系好,我便會輕輕地走過去給他們重新戴一戴,幫他們重新整理整理。冬天出操或課間回來,我常常會產(chǎn)生母親般的疼愛,不由得捧起那凍得發(fā)紫的小臉捂起來,捉起凍得又紅又拙的小手搓起來。看到學生身體不舒服,我常常會走上前,摸摸額頭看燒不燒或柔柔學生的腹部,以此來安慰學生,減輕痛苦。尤其遇到學生因病嘔吐時,即便是正在上課,我也會立即停下來,一邊鼓勵孩子要堅強,一邊幫助孩子擦洗并清理吐下的臟物。就因為自己付出了一點真愛,做到了愛生如愛子,潤物細無聲,因而,一下課,孩子們總愛圍在我的身邊,喜歡跟我說掏心窩的話。尤其是到了元旦和教師節(jié),學生們更是送來一份份賀卡、一束束鮮花表達著他們對老師的一片愛心、感激與祝福,每當這時,我就知道師生情感的種子已經(jīng)深深地埋在了他們的心里,終將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
二、信心如風帆:鼓勵是良藥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善于鼓舞學生,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經(jīng)驗。”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更是教師傾注期待的成功范例。事實即如此,生活中沒有一個孩子不希望得到大人們的贊揚與鼓勵,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更需要得到來自老師的贊揚,更需要得到老師的認可。因為,老師對他們的信任是其樹立自信心的前提,多表揚、多鼓勵是每個學生進步的動力和風帆。因此,當學生把課文讀得聲情并茂時,當學生作業(yè)寫得漂亮時,當學生的課堂發(fā)言精彩時,當學生討論問題熱烈時,我都會真誠地向他們表示祝賀,恰如其分地給他們以鼓勵。尤其是對于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學習上較差的孩子或是調(diào)皮好動的孩子,我更是通過“關(guān)心與愛撫暖心,啟發(fā)與誘導動心,信任與表揚激心;微笑與掌聲鼓勵,優(yōu)加與紅花獎勵,比賽與寄語激勵”等“三心,三勵”措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的:“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就因為我信奉教育前輩們的這些至理名言,因此,對于那些生性膽怯,缺乏自信心的學生,我便有意多和他們一起聊天、談心、交朋友,多和他們一起參加一些體育游戲活動,特意讓他們幫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于生性活潑、聰明,但比較調(diào)皮的學生,我則采取“用放大鏡看他們的優(yōu)點”,尤其是對于他們的“閃光點”,哪怕一丁點兒,我也要為他豎起大拇指,要在班上大力表揚,并及時獎勵小紅花或小紅旗,以此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設(shè)法揚起每個學生進步的風帆。
三、課堂如陣地:教育是藝術(shù)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當老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時,就會用理解、信任、贊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因為,教育是一門藝術(shù),教育更是一種愛,愛的真諦就是理解和寬容。我國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就有典型的案例:課堂上曾有一個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舉起手要求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可是當霍老師問到他時,他卻答不上來。老師后來問他為什么不會也舉手時,這個學生哭著說:“老師,別人都會,如果我不舉手,別人會笑話我。”霍老師由此感到了每個學生都有一顆強烈的自尊心。她私下里告訴這個學生,下次提問時,如果會答就舉左手,如果不會就高舉右手。此后,每當看到他舉左手,霍老師都努力給他機會讓他回答,舉右手時則不讓他站起來。一段時間后,這個學生變得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霍老師悄悄地把這個方法也告訴了班里其他幾個學習不好的學生,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整個班都變了。霍老師高超的藝術(shù)教育手段深深地感染了我,于是,我也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作了類似的嘗試,果真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我班上有一位學生,由于智力的問題導致學習比較差,再加上說話結(jié)巴,每次叫該生回答問題時,總有一些同學忍不住會笑出聲,課堂上也因此會出現(xiàn)一陣陣騷動。后來,我想出了一個辦法,在上新課的前一天,我悄悄告訴他第二天課堂上要讓他回答的問題,并讓他在家里多給爸爸媽媽說幾遍,直到自己不結(jié)巴為止。第二天上課,當我如約叫他回答問題時,他果真沒有以往那么膽怯了,不但回答對了,而且語言也較以往流利多了。在老師的帶頭鼓掌下,全班同學都為他送去了熱烈的掌聲。這樣的方法采用了一段時間后,我又試著增加了另一種方法,即每當要叫他回答提前沒有告訴他的問題時,我就有意提一些簡單的問題給他,大多數(shù)情況下,他都能順利地過關(guān)。一段時間后,他變了,變得自信了,變得說話不太結(jié)巴了,變得敢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同學們也為他的進步感到高興,慢慢地,同學們誰也不笑話他了。
實例說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教師要從心理上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多給后進生一點愛護和關(guān)心,把愛的教育融入他們的心田,他們就會感到老師真正地關(guān)心他,幫助他,他們就會從內(nèi)心深處“親其師,信其道”,從而產(chǎn)生追求進步的動機和行動。只有這樣,也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我們?nèi)嗣窠處焹?yōu)秀的師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總之,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有愛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成功的教育!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