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直白、枯燥乏味,這是學生在作文中常見的問題。怎樣使語言生動亮麗起來,從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細致地描寫人物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七彩光輝”,同樣,一個傳神的細節也能盡顯人物的神韻。
《范進中舉》中有這樣一段:屠戶把銀子攥在手里緊緊的,把拳頭舒過來,道:“這個,你且收著。我原是賀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進道:“……”屠戶連忙把拳頭縮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說:“……”說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這里對胡屠戶的動作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其中“攥、舒、縮、揣”四個動詞,生動傳神地表現了胡屠戶見錢心喜卻又假裝推讓的心理,將他的貪婪與虛偽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可見細節雖小,魅力無限。
一位學生的作文中有這樣一句:我瀟灑地停住了皮球,然后踢了回去。經過老師指導后,這句話改成:說時遲,那時快,我一躍而起,先用胸部停下皮球,然后用左腳一挑,右腳旋即一個力度十足的凌空飛射,皮球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飛向還在目瞪口呆的守門員。修改后的作文加入了一連串的動作,不僅使文章飽滿,語言生動,而且一個出色的足球運動員的形象就樹立了起來。
二、巧妙地運用聯想和想象
請比較下面兩個句子:
1.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實行了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
2.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國實行了軍事侵略和經濟掠奪,并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慘案。昨天,貼著膏藥旗的軍艦使進了我們的海港,大力丸的廣告貼在了整個中華的傷疤上,六朝古都被鮮血浸染。
兩句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但通過比較,我們很容易發現2句要精彩得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2句在句意不改變的基礎上加入了想象和聯想的成分。聯想和想象是打開思路的鑰匙,可以讓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有千言,筆有萬語。巧妙地運用聯想和想象能使文章妙筆生花。
三、善用修辭
巧妙運用各種修辭,會使語言文采煥然,瑰麗多姿。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曾這樣描繪月下的荷花:“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這段文字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裊娜”寫出了荷花柔軟嫵媚,“羞澀”寫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忸怩之態。“剛出浴的美人”,使人聯想到周敦頤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而想到荷花的清新淡雅。總之,經過修辭方法的“裝飾”,這荷花就仿佛對著讀者“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了。
修辭在作文中的合理運用,不僅使文章富有文采,而且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效果。
四、引用詩句、歌詞、成語、俗語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寫作時如果能巧妙地把一些名言警句、歌詞、成語、俗語等“移植”到作文中來,就能使文章語言深刻鮮活起來。
比如,學生在作文的結尾寫道:親愛的朋友啊!在這新的一天來臨的時候,請記住雪萊的一句話吧:過去屬于死神,未來屬于你自己。文章用名言結尾,戛然而止,既具有號召力和鼓動性,又增強了文學性,韻味無窮。有個學生在評價中國電影時寫到:香港回歸前,是“三國爭雄”時代,“曹營統帥”張藝謀憑借著美麗的鄉間風景,敘寫著最淳樸的中國式的“廊橋遺夢”……這些加引號的詞語,借用的都很形象。把大陸、香港、臺灣的電影競爭比作“三國爭雄”,把大陸導演張藝謀比作“曹營統帥”,把張藝謀拍攝的農村題材的電影比作“廊橋遺夢”。這樣寫就比直接敘述要生動得多。
俗話說:“三分姿質,七分打扮。”寫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經過裝扮,何愁它不“精妙世無雙”?另外,在平時我們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鍛煉,學會使用語言文字的技巧,力求使語言生動亮麗,從而使我們的文章韻味無窮、大放異彩。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二十六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