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指出: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精選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新世紀的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對所學的學習材料更加清晰;其思維活動表現也就最積極、最有效,這樣學生就會集中精神、全神貫注、津津有味地去學習,筆者根據新課程數學標準對學生的要求,同時自己結合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研究培養初中生的數學興趣方面扎實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現就把本人在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加以探討和說明:
一、情感交融,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說:“親其師,信其道”。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不但是有效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而且還是學生學習產生興趣的關鍵。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也是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的前提。當教師的情感傾注在數學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這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秘訣。實踐證明,哪位教師教學水平高,與學生關系融洽,特別是教師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教師所教的課,學生厭學的就少。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數學教師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把他的學生教得喜歡學數學。因此我就在教學中一直把師生相互交流合作放在首位,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更要愛生如子,要給予全方位的照顧,幫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使其自信地、愉悅地進入學習情境。
二、用幽默風趣、形象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人們交流思維傳遞信息的工具,教師在開發智力,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職業語言,這就是教師語言:教師語言應該是內容科學準確,語言簡潔明了,語感親切自然,語勢張弛有度,語言鏗鏘和諧,語調高雅莊重。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收知識性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采用直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巧用數學模型
幾何學是數學學科的一個分支學科,雖然表面上看是一門趣味很強的學科,但實際上其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與邏輯嚴密性的特點,如果教師不多加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就極有可能會造成學生懼怕數學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那么我就應在課前作好精心準備,注意趣味性和直觀性,課堂上巧妙適時地呈現數學模型。
(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激發興趣
多媒體的應用,使現代化教學更形象、更直觀。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給學生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未知世界,大大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好奇心。例如:在有關圖形的教學中,我們利用畫板為學生提供一個用武之地。利用幾何畫板演示角的形成過程,直觀表現銳角、鈍角、直角以及補角等形象,動畫三角形、矩形旋轉所形成的圓形和圓錐體、圓柱體和側面展示圓形。再比如:學習“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中的邊角邊,在課件中解決這個三角形,在兩個三角形中閃爍的邊與角的位置關系,從而達到掌握邊角邊判定定理。這樣,讓學生從感官上區別了具體概念,加深了了解,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及時表揚,重鼓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的產生和保持有賴于成功。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取得成功,無疑會讓他們感到快樂和自豪并產生成就感,繼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促使他們向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邁進,從而形成穩定的興趣。所以作為數學教師要探索“依綱靠本、分層教學、逐步推進”的因材施教教案,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盡可能地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對于優等生可以提出較高層次的要求,使他們逐漸地提高數學水平;對于后進生的要求不能太高,讓他們做一些簡單的題目,解決簡單的問題,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在成功的體驗中享受發現的樂趣。特別是要抓住后進生的微小進步,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實踐證明:哪位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對學生表揚鼓勵多、關愛多,學生對他的課感興趣的就多一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針對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采取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給學生一個自主的空間,逐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數學王國中盡情地遨游,讓他們從學會到會學、樂學、善學,使他們的能力在數學課堂學習中得到充分的發展。
作者單位:徐州市孫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