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教為主體的“多媒體優化組合”構建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應用這種心理學的感官原理的理論,應用于英語教學的一種實踐。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主要體現。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才是決定學習結果的直接因素,教材、媒體等一切外部條件雖然是重要的,但都只是影響學習的間接因素。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要根據中學生好問、好奇、愛做游戲的特點,深挖教材中的“快樂因素”與知識點緊密結合,進而在情景中設難解疑,培養學生能力。
一、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就是灌輸抽象、刻板的規則,用“條款化的語言”來描述具有審美載體的、形象生動的語言,不言而喻,這樣的教學手段不適應時代的快節奏,不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不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否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多媒體優化組合”課堂教學模式,常常能使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變得新穎而引人入勝。
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以及后天環境的影響,人的天資和個性都存在差異。教育者不可能把每一個學生全部都教成無差異的優等生。因此,要把教好每一個學生理解為通過教育使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得到最有效的開發。教育者既不能忽略差生,也不能壓抑尖子生,多媒體組合教學能為學生提供大量而又合乎實際的直觀材料,通過視、聽覺等感官,促進學生從生動的直觀開始自己的認識過程。采用多媒體組合教學,所學外語的文化背景、語言情景,通過錄像、投影、電腦等都變成了具體的形象,使學生在和諧、自然、輕松的環境下充分感知教材。由于這些媒體直觀、生動、形象,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有助于學生記憶。同時運用多媒體多渠道的信息傳輸,多形式多角度反復呈現所學教材刺激并促進大腦皮層各種聯系的形成,提高記憶力。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快節奏大容量的課堂教學,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松。這就是以電腦為手段,讓學生對電腦感興趣,樂意動手操作,利用他們想展示自己操作能力的欲望,教會學生英文打字,并使用“輕松背單詞”教學軟件,讓學生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就會調動起來,因而學習節奏加快,課堂知識容量就大。興趣會是他們展開理想的翅膀,由“聽力難、寫作難”變成“聽力易、寫作樂”。在單詞教學中,在達到共性要求的基礎上,操作熟練、智力強的學生不僅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打出單詞,而且能夠利用這些生單詞進行詞組造句練習,甚至連詞成句,連句成句群。
二、借助多媒體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學生交際能力
英語多媒體教學使課堂信息由師生雙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轉換。英語教學需要一個反復、多向、多元化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過程。我經常在課件中設計鞏固練習這一板塊,設計各種各樣的練習及競賽活動。通過大量的聽、說及情境模擬練習,不斷重復地信息輸入,使聽、說變得輕松,從而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達到了課堂互動的效果。學生也能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還能就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結合英語去創造、去探索,培養創新思維,增強創新能力。這樣,借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同時也滿足了學生享受愉快教育的心理需要,使教學過程充滿樂趣。
三、多媒體組合開發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在應試教育模式里,不利于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因為課堂教學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站在以教師為中心的立場上擬定的。它的基本過程是教師輸出以文字和語言符號為主的大量教學信息,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臺下忙忙碌碌地記,對教學內容來不及想象和思考,只是機械地、被動地學。這樣教師只能從形式上完成教學任務,留給學生的僅僅是一些膚淺的印象或干巴巴的知識,不久就會忘記。特別是畢業班的強化階段,學生深感麻木。多媒體組合教學在開發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當然想上好多媒體課也并非易事,這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1.只有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教師才能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才能研究教什么,怎么教,選擇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方案。
2.確定教學目的,把握教學重難點。著眼通過明確的教學目標,激發促進學生的學習,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依據。
3.優化課堂電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結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施教之功,貴在得法。因此,使用電化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1)要有利于創造生動和諧的教學情境;(2)要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要有利于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培養。
綜上所述,以現代電教手段進行中學英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而且可以使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認知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人機交流的優勢,促進課堂教學的快節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英語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大方縣核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