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科綜合全國卷Ι第25小題:假設2007年某國一單位M商品,其價值用該國貨幣表示為15元。如果2008年生產M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50%,且該國的貨幣價值下降20%(貶值2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08年一單位M商品的價值用貨幣表示為()
A.12元B.12.5元
C.18元D.18.75元
當我把這題給2009屆高三學生做時,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會做,大部分學生選A,幾乎沒有學生選對的。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商品的價值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單位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以及社會勞動生產率無關,幣值的大小與商品價格的高低成反比。考查了商品的價值量及貨幣基本職能兩大考點,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計算此題分兩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單位M商品的價值總量,2008年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就是1+50%,價值總量沒有改變,所以2008年1單位的M商品的價值量為15÷(1+50%)=10;第二步,該國貨幣貶值20%,既過去1單位的貨幣價值,在現在僅為1-20%=80%,用貶值前的貨幣去表示M商品的價格為10元,貶值后的貨幣用來表示M商品的價格,如果把其設為X,則80%X=10有X=12.5綜合式為15÷(1+50%)÷(1-20%)=12.5。正確答案應為B。
為什么這道題難倒了這么多的考生,我想主要原因是:把握考點,感受現實,學以致用的能力不夠,特別是對政治學科的計算主觀上準備不夠,導之政治學科的計算能力弱,而2008年新課程下政治高考卻出現了多道經濟生活計算題,如:高考文科綜合全國卷Ι第25小題,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四川卷第24小題,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北京卷第33小題,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天津卷第26小題,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寧夏卷第12小題等,通過對以上計算題的分析,可以看出08高考更加注重對教材基礎知識的考查,這是歷年高考政治試題命制過程中比較穩定的方面;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更加突出對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考查,考查學生對學科基本理論的理解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查綜合運用和調動各方面知識的能力,這便是當前高考試題最容易求新求變的方面。在高考中政治學科以計算題形式出現的試題,作為一種趨勢將長期貫徹,因此加強政治學科計算能力的培養以成燃眉之急。那么該怎樣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的計算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更新觀念
傳統文科政治高考認為:政治是背背記記的學科,忽視了對政治學科計算能力的培養。在歷年的政治高考中計算題出現的概率較少,即使出現也容易解決。故沒引起重視。教師不重視,學生就更加忽視了對政治計算能力的培養。實行了新課程后,經濟生活加入好多西方經濟學的知識,西方經濟學非常注重對計算能力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思想上必須重視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的計算能力。
二、落實基礎
政治涉及到計算方面的概念公式不多,要提高學生政治學科的計算能力,要注重指導學生對概念、公式的記憶和理解。從高考來看涉及到計算方面的概念公式不多只有七處,分別是:一、關于商品價值量的計算問題。二、關于紙幣發行量的計算問題。三、關于企業經濟效益的計算問題。四、關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問題。五、關于利息的計算問題。六、關于外匯匯率的計算問題。七、貨幣計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沒有概念公式等這些基本的經濟學科知識,學生就不能進行合理的計算,因此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尤其顯得重要。通過定期的復習、習題訓練等各種方法鞏固所學,讓它們在學生的頭腦中生根。避免在重大考試中,由于概念公式記憶不清丟分。在此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用它們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因為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頭腦中具備了這些知識卻不能很好地用來解決運算問題。
三、培養習慣
文科學生計算時常出差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馬虎造成的。這也是我們感到棘手的一個問題。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養成認真的習慣,注意力集中了正確率就提高了,久而久之就能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最好能培養建立病題卡的習慣,對做錯的計算題讓學生建立病題卡片,可以起到預防錯誤再次發生的作用。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我們要嚴格要求學生,并認真分析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預防和糾正,就能不斷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使學生在平時養成嚴謹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也培養了學生自我檢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還要重視補差及輔導,分清情況,講究實效,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政治學科計算培養教學是一個反復實行、持之以恒的過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四、專題復習
高三對所有涉及到新課程經濟生活的計算方面的知識點進行一次全面的專題復習,主要針對高考考綱明確要求的七處計算問題進行了一個系統的歸納、分析,現將幾個有代表性的例題羅列如下:
1.商品價值量計算
例:(2006北京模擬)在市場上,若1千克植物油換10千克大米,寫成等式是:1千克植物油=10千克大米。請計算下列各題,選擇正確答案:
①現在生產植物油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增加1倍,而生產大米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那么1千克植物油可以換
千克大米。
②假如生產植物油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1千克植物油= 千克大米。
③假如生產植物油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生產大米的社會勞動率不變,則 千克植物油=20千克大米
A.40;10;4B.20;10;5
C.20;5;10D.20;10;40
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把握基本的經濟學理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商品個別勞動時間來決定的。第①問,假設原來生產1千克植物油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m,原來生產1千克大米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n,則等式為m=10n;設現在生產1千克植物油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x,現在生產1千克大米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為y,則等式為x=2m,y=n/2那么x:y=2m:n/2=20n:n/2=40。第②問,根據商品的價值量不是由商品個別勞動時間來決定,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的理論,得出結果不變,1千克植物油仍然等于10千克大米。第③問,原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m=10n不變,現在生產植物油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則現在植物油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縮小1倍,即x=m/2,y=n,則x:y=m/2:n=5,即1千克植物油只能買5千克大米了,20千克大米就需要4千克植物油。答案A
2.紙幣發行量的計算
例:(2007四川文綜)某國去年的商品價格總額為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假如今年該國商品價格總額增長10%,其他條件不變,理論上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
A.1.8億元B.2億元
C.2.2億元D.2.4億元
解貨幣方面計算題的基本理論是:即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為:流通所需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次數。由“去年的商品價格總額為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我們可以知道貨幣的流通次數=商品價格總額16萬億元/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為2萬億元=8次;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16×(1+10%)萬億元/貨幣的流通次數為8次=2.2萬億元。答案C
3.匯率計算
例:(2007.4寧夏模擬)2006年11月至12月部分交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牌價表,反映了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化情況。下表人民幣的匯率變化表明
①100單位的人民幣可以兌換的美元增多
②100單位的人民幣可以兌換的美元減少
③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
④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匯率計算題關鍵把握住匯率的含義以及匯率的變化規律。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外匯匯率是升高了。此時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本幣匯率降低。從11月20日至12月20日,無論是賣出價還是買入價都降低了,即100美元所能兌換的人民幣數量減少了,說明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答案B
4.利息計算
例:(2007天津文綜)如果你以7.70的匯率賣出1萬美元,并將換的的人民幣存入銀行,存期為三年,年利率為4%,利息稅為20%,存款到期后應得本息為()
A.7392元B.79464元
C.84392元D.86240元
利息計算公式為:利息=本金×利率×時間(注意扣除利息稅)。第一步先計算出1萬美元=77000元人民幣,第二步計算出存入三年應付利息為77000×4%×3=9240元,第三步計算出稅后利息9240-9240×4%=7392元,第四步計算出本息即本金77000+利息7392=到期本息84392元。答案C
5.個人所得稅計算
例:(2007寧夏文綜)我國現行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收入的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為1600元;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元(含)的部分,稅率為5%;超過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稅率為10%;超過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稅率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資為3500元,則每月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
A.165元B.190元
C.400元D.525元
個人所得稅使用的是超額累進稅率,超額即超出1600元的部分,累進則按九級累進稅率表,將適用的每級所得稅額相加即可得出正確的數值。3500元-1600元=1900元,即小明爸爸應稅額為1900元,這其中超過500元的部分按5%,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按10%。所以小明爸爸應交的稅額為500元×5%=25元,(1900元-500元)×10%=140元,140元+25元=165元。答案A
6.關于存款利息的計算問題
例:某居民將3萬元人民幣存入銀行,存期一年,年利率為
2.70%,到期扣除利息稅(稅率為20%)后,該居民可得到的利息為
()
A.376元B.810元
C.360元D.648元
公式:稅后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另外加強應對考點綜合考查能力的培養,正如本文開頭所舉的2008年高考文科綜合全國卷Ι第25小題,就是考查了商品的價值量及貨幣基本職能兩大考點。現在文綜高考特別喜歡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注意培養應付《經濟生活》七個考點計算題考點綜合起來考的能力。加強政治學科計算能力的培養體現了高考考綱中對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命題指導思想,即“以能力測試為主,考查學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政治學科計算能力培養在2010的政治高考中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作者單位:浙江省黃巖區院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