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目前高校里高等數學的教學現狀,筆者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要求,因此,需要尋求一種符合實際需要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
關鍵詞:高等數學 興趣 需求 分層教學
在大學生入學前期,我們可以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哪些大學生對數學感興趣,哪些大學生有考研的理想;哪些大學生對數學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學可以,不學也可以,有這門課就上,沒有就算;哪些大學生一見數學就頭疼,害怕數學,在他(她)心目中,沒有數學課就好了。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然后組建三個層次的教學班級,即將理科、工科、經濟類分別分成加強班、中等班、底層班。這就是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已經實施或正在試行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教學按教學班進行,教學思想和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基本要求等按教學班來制定和實施,從而達到教育資源最大利用,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目的。
一、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適應對數學感興趣的學生。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思維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數學學習可以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修養。同時,數學嚴謹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適應考研的需要。隨著社會對高層次、高素質人才需求愈來愈多,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很多大學生把目標鎖定在考研上,而我們傳統的教學要求已不能適應考研的需要,這就要我們針對這部分學生制定出更高一層次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要求,以滿足考研學生的需求。
3.適應數學基礎相當差,只指望能夠通過考試的考生。這部分學生由于數學底子比較弱,也許從小就不喜歡數學,高考只考了幾十分。因此,對這部分學生我們應該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這也體現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則。
二、高等數學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1.分層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充分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有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全面提升。為了更好組織好本層次學生的教學,任課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分析本層次學生的數學基礎及學生的需求,及時調整教學大綱,修訂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要求。
2.分層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質量,有效地實現“好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了”的嶄新局面,真正做到能按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育人方針展開教學,出色地完成高校高等數學的教學任務。
三、分層教學的實施
1.根據調查的結果將學生分成加強班、中等班和底層班。
2.根據不同的分層班級,制定出符合該層次班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緊緊圍繞教學目的開展教學活動。
3.根據不同層次的班級,選用符合本層次的教材。教材的選擇很重要,高等數學課程的分層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同時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因此,在高等數學的分層教學中,教學內容也應以專業和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
4.根據需要,學校可以成立高等數學興趣班或者開設高等數學選修課。這樣可以進一步滿足對高等數學感興趣的學生的渴望和需求。
5.對于數學的后繼課程《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等也要相應地實行分層教學,并要注意各層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機,做好及時疏導和調整的準備。
總之,高等數學只有通過分層教學,才能降低學生的不及格率,才能充分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才能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高層次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世偉.對高等數學實施分層教學的思考.技術監督教學學刊,2007.02
2.彭真.高等數學課程分層教學研究.天中學刊,2009.05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學院二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