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教育主要目標為素質教育,但大多數學校初中仍然不重視生物課教學,有的鄉村中學甚至根本不開設生物課,這就造成了許多高中生學習生物很困難,上課聽不懂,對學習生物的積極性自然下降,沒有了興趣,學習也就越來越差,進入惡性循環。所以如何激發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提高生物學科教學質量關鍵問題之一。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利用生物學本身貼近生活、趣味性強等特點,努力挖掘各種趣味性因素,以多種的教學方式誘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一、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合書本內容,引用生動、恰當、貼近生活的實例,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的重要性,感到有掌握它的實際需要,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
(一)聯系社會熱點問題。熱點問題最貼近我們的生活,利用熱點問題,以此引起學生興趣,活躍學生思維。例如,在講到“微生物的類群”中的病毒時,可以聯系甲流感的問題。給學生介紹甲流感的基本情況,提出2008年11月有報道一些國家發生甲流病毒變異,請學生推測甲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借此引出RNA病毒的特點:遺傳物為RNA,多為單鏈結構,結構不穩定,容易發生變異。這樣,既活化了課堂教學,又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二)引入相關經典故事。例如,在講到“遺傳與變異”時,引入龍生九子,各有所好的故事:“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是其遺像。睚眥,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生平好鳴,今鐘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其遺像。負,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是其遺像。”學生聽后,興趣盎然,課堂氣氛活躍,同時對遺傳和變異的知識理解得非常透徹。
(三)結合現代生物科學新成就。例如:在講到“DNA是遺傳物質”時,可以舉例:DNA具有特異性,利用該特性可以做親子鑒定,還可利用DNA的檢測結果給罪犯定罪。另外目前正在研究注射DNA攻克癌癥的途徑。研究人員從病人身上取出DNA,在實驗室進行改造后,再在實驗室內培養,然后根據需要注射到病人的癌腫中去,以治療癌癥。此項研究在動物試驗中已取得了成功,癌腫生長開始緩慢,有的甚至完全消失。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知識點也記憶深刻。
(四)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在嘗試用所學知識去解釋,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例如:在學完“微生物的代謝”后,向學生提出,如何自己在家利用酵母菌釀酒?讓學生分析怎么去掉雜菌,是否需氧,怎么保持適當溫度等措施的理論依據,使學生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二、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以實物觀察、動手實驗,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習興趣。實驗是學生直接接觸生物學的一種方式,它能使學生對生物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是興趣形成的重要環節。在上實驗課時,盡量讓學生獨立地完成實驗目標,教師可以適當地做些提示,但不能幫學生動手。在做完實驗后,還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課本沒有要求的實驗,例如在做完“觀察根對礦物質元素離子的交換吸附”實驗后,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驗證Cl-能和HCO3-發生交換吸附”等。
(二)加強直觀教學,引發學習興趣
恰當使用直觀教具(生物活體、模型、標本以及課件、插圖、掛圖等)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興趣。例如在講“生態學”這部分內容時,提前準備好各種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先讓學生了解現在的生態現狀,在進一步講述生態學的一些基本概念,這樣可以將抽象的概念以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體現出來。
三、傾注愛心,激勵學生進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用自己的愛心,熱情與用心地呵護讓每一位學生獲得成功的快樂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曾經接觸到一個學生,他的生物成績很差,并且產生了厭學情緒,我知道后,找他談了心,并在一次考試后用他的考卷作為范卷進行點評,公開對他的進步進行表楊。他感到非常激動。后來這位同學非常努力,也對學習有了極高的興趣,成績逐漸趕了上來。
肯定和鼓勵能增加學生學習成功的愉悅感,可以使他們對生物學產生持久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有,在課堂提問時,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能力型的問題,并在回答過程中,根據情況加深問題的難度,以促進他們思考,成績差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給他為其他同學做示范演示的機會,使這部分同學提高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等。通過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滿足感。
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同學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教師只要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習興趣,就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萬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