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特別頑皮,每次上體育課都是破壞紀律的積極分子,表揚和批評不知道用了多少次,效果甚微,他依舊我行我素,實在是叫人頭疼。一次上課,他又不安分了,于是課后自然被叫到辦公室批評教育。說來也巧,那天辦公桌邊上正好有張椅子,于是,我就叫他坐,他沒坐,而是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我,搓著他的小手。隨著我親切的話語“請坐”及真誠的目光注視,他懷拽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坐了下來。不知怎的,那天交流特別順利,對于他課堂中不良的紀律表現,他也深刻反省,毫無以往那種不甘心,批評教育最后演變成師生就課堂紀律的好壞和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談心。
此次談話后,發現他仿佛換了一個人,在課堂中的表現越來越好,學習積極性高漲,練習主動,成績從以往的中下游直跳上游水平。一次課后談心,我就問他:“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想改掉以前的壞毛病的呀?”“老師,還記得那次辦公室你叫我坐著跟你談心嗎,就是從那時開始的,以往老師們叫我到辦公室,都是站著接受批評,你卻讓我坐著還跟我談心,我覺得你尊重我,看得起我,所以我決定在課中好好表現,回報你!”他質樸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也讓我愕然,不覺中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孩子的思想是單純的,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這可以說是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的優秀品質,想想我們的前人不是老早就其特征做了詮釋嗎?——“投桃報李”。
新課程一直強調要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但對于后進生,我們老師真的能做到嗎?特別是一些重點科目,重點班級,后進生的成績對其獎金有著很大的影響,他懷著憤怒的心情還能做到民主、平等、和諧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受“孔教之道”荼毒的中國教師何其多也,本著傳統的師道尊嚴,如何能做到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啊!
我們的學生尚未成年,還處在身心發展階段,是非觀念還沒有成熟,出現一些毛病和錯誤,這是在所難免的?!皩W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對有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熱情地伸出雙手,學生出了問題,教師要做認真分析,正確引導,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橫加指責、痛下殺手。否則我們教育就是可悲的,就是對學生思想上的屠殺。當然有的教師也深知師生關系的重要性,就是苦不得法,不能真正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為此懊惱不已。
如何才能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我認為平等是關鍵。只有師生關系的平等,特別是人格上的平等,才能使學生的自尊心得到維護,個性的張揚和發展得到尊重。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心目中的抵觸情緒,使學生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中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的目的。
當然要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就必須學會而且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在我們周圍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況:一些年輕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很受學生歡迎,他們的身邊常常聚攏著一群學生。學生有什么高興、苦惱的事,也愿意向他們訴說。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們還沒有多少教師的架子,學生愿意把他們當做自己的朋友,愿意向他們敞開自己的胸懷。教師要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但是,教師不可能永遠年輕,而學生則永遠是孩子。那么,教師怎樣成為學生的朋友,怎樣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呢?
一、信任學生,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
坦誠相待是信任的基礎。教師要求學生誠實,自己首先要做一個誠實的人?!敖虝?,以真為本”,這句話很有道理。學生中有的品學兼優,有的中不溜,有的吊兒郎當。教師往往偏愛前者,嫌棄后者,忽略中者。結果優更優,劣更劣,更有一批學生,因得不到教師的關愛而默默無聞,憂心忡忡。因此,教師要拓寬胸懷,把所有的學生都裝在心里。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
二、熱愛學生,對學生傾注全部的熱情
著名特級教師斯霞,將自己七十多年教師生涯成功的經驗概括成為四個字:童心母愛。即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勵的方式,像母親對待孩子一樣熱愛學生。對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信任、一種尊重、一種鞭策;對教師來說,愛學生就是熱愛自己的職業,就是“俯首甘為孺子?!?,就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教師只有對學生傾注全部的熱情,才能體驗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獲得學生豐厚的感情回報。
課程改革是教育領域最深刻的革命,是一場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變革。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完成這場變革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努力探討教育教學的新途徑,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成長環境。
所以,“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還是請從一張椅子開始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鱸鄉實驗小學